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混合型光子晶体慢光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页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2 光子晶体概述第9-12页
        1.2.1 光子晶体的概念第9-10页
        1.2.2 光子晶体的基本特性第10页
        1.2.3 光子晶体的应用第10-11页
        1.2.4 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慢光产生原理以及数值分析方法第13-32页
    2.1 慢光技术分析第13-14页
        2.1.1 慢光的概念与生成原理第13页
        2.1.2 慢光生成技术第13-14页
    2.2 平面波展开法第14-20页
        2.2.1 平面波展开法简介第14-15页
        2.2.2 平面波展开法算法分析第15-18页
        2.2.3 二维光子晶体能带第18-20页
    2.3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第20-29页
        2.3.1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简介第20-21页
        2.3.2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二维公式第21-25页
        2.3.3 数值稳定性要求第25-26页
        2.3.4 计算二维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第26-29页
    2.4 其它方法第29-31页
        2.4.1 传输矩阵法第29-31页
        2.4.2 N阶法第31页
        2.4.3 多重散射法第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二维光子晶体慢光特性分析第32-40页
    3.1 线波导光子晶体慢光特性第32-36页
        3.1.1 完整光子晶体带隙第32-33页
        3.1.2 线缺陷波导带隙研究第33-34页
        3.1.3 缺陷行介质柱半径对慢光特性的影响第34-36页
    3.2 点缺陷耦合腔光子晶体带隙结构分析第36-39页
        3.2.1 点缺陷耦合腔波导慢光特性第36-37页
        3.2.2 首排介质柱半径对慢光特性的影响第37-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混合型光子晶体耦合腔波导慢光特性分析第40-47页
    4.1 混合型光子晶体结构模式设计第40-41页
    4.2 缺陷行介质柱对慢光特性的影响第41-43页
    4.3 第一排中组成耦合腔的散射元对慢光的影响第43-44页
        4.3.1 对群速度的影响第43-44页
        4.3.2 对群速度色散的影响第44页
    4.4 慢光综合特性对比第44-45页
    4.5 混合型光子晶体耦合腔在光缓存中的应用第45-46页
    4.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结论与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TEMS的车辆安全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用于霍尔传感器读出电路的ADC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