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造纸工业论文

麦草碱法制浆黑液热解气化特性与产物形成规律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0页
   ·引言第14页
   ·黑液的组分第14-19页
     ·聚糖对黑液性质的影响第15页
     ·LCC 对黑液性质的影响第15-16页
     ·碱木质素对黑液性质的影响第16-17页
     ·钠盐对黑液性质的影响第17-19页
   ·麦草制浆黑液碱回收技术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非燃烧法处理麦草制浆黑液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膜分离技术对黑液的处理与利用第20页
     ·电渗析法处理麦草制浆黑液第20-21页
     ·超临界水处理造纸黑液第21页
     ·热解气化处理造纸黑液第21页
   ·黑液气化技术发展状况第21-24页
     ·MTCI脉冲助燃间接加热流化床水蒸气气化工艺第22-23页
     ·Chemrec加压气流床氧气气化工艺第23-24页
   ·黑液气化技术发展需解决的问题第24-27页
     ·黑液及其有机组分的热化学转化特性第24-26页
     ·耐火衬里材料的研发第26-27页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7-30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黑液及其三种主要有机组分的分离与表征第30-44页
   ·引言第30页
   ·实验部分第30-33页
     ·样品的制备第30-32页
     ·黑液及其三组分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第32-33页
   ·结果与讨论第33-42页
     ·黑液及其三组分的元素分析第33-34页
     ·三组分的红外分析第34-37页
     ·碱木质素的~1H-NMR分析第37-38页
     ·碱木质素的~(13)C-NMR分析第38-40页
     ·黑液及其三组分热失重特性分析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黑液及其三种主要有机组分热解产物特性研究第44-75页
   ·引言第44-45页
   ·实验部分第45-47页
     ·实验原料第45页
     ·热解实验装置第45-46页
     ·黑液及其三组分的 TG-FTIR 分析第46页
     ·热解产物的分析与表征第46-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73页
     ·黑液及其三组分热解三相产物分布第47-50页
     ·黑液及其三组分热解气体组成特性第50-55页
     ·黑液及其三组分热解焦油组成特性第55-63页
     ·黑液及其三组分热解半焦特性第63-65页
     ·黑液及其三组分热解产物释放规律第65-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四章 黑液及其三种主要有机组分半焦气化特性研究第75-95页
   ·引言第75页
   ·实验部分第75-76页
     ·实验原料第75页
     ·制焦试验装置与方法第75页
     ·气化实验装置与方法第75-76页
     ·半焦的形貌与元素分布表征第76页
     ·气化过程中碳转化率与反应速率的计算第76页
   ·结果与讨论第76-94页
     ·半焦形成温度对半焦结构特性的影响第76-83页
     ·半焦形成温度对 CO_2气化反应性的影响第83-85页
     ·半焦形成温度对水蒸气气化反应性的影响第85-87页
     ·气化温度对气化反应性的影响第87-89页
     ·气化反应动力学分析第89-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五章 钠盐存在形式对碱木质素热解特性的影响第95-125页
   ·引言第95页
   ·实验部分第95-97页
     ·实验原料第95-96页
     ·有机结合钠 AL 的~1H-NMR 分析第96-97页
     ·热解试验装置第97页
     ·不同添加方式碱木质素的热重红外(TG-FTIR)分析第97页
     ·热解产物的分析与表征第97页
   ·结果与讨论第97-123页
     ·有机结合钠的添加对碱木质素1H-NMR 谱的影响第97-98页
     ·钠盐存在形式对热解三相产物分布的影响第98-99页
     ·钠盐存在形式对气体组成及其产率的影响第99-102页
     ·钠盐存在形式对焦油组成的影响第102-110页
     ·钠盐对于碱木质素热解反应途径的影响第110-115页
     ·钠盐存在形式对半焦表面形貌的影响第115-116页
     ·钠盐存在形式对热失重特性的影响第116-117页
     ·钠盐存在形式对产物释放规律的影响第117-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第六章 钠盐催化碱木质素半焦气化特性及机理研究第125-148页
   ·引言第125页
   ·实验部分第125-128页
     ·实验原料第125页
     ·制焦试验装置与方法第125-126页
     ·气化试验装置与方法第126页
     ·半焦的结构和元素分布表征第126页
     ·半焦的 TG-FTIR 分析第126-127页
     ·气化过程中半焦表面催化活性基团的表征第127-128页
   ·结果与讨论第128-146页
     ·温度对钠盐存在的碱木质素半焦结构特性的影响第128-133页
     ·半焦形成温度对有机结合钠催化 CO_2气化反应的影响第133-134页
     ·半焦形成温度对无机钠盐催化 CO_2气化反应的影响第134页
     ·钠盐存在形式对 CO_2和水蒸气气化反应性的影响第134-137页
     ·有机结合钠和无机钠盐与碱木质素半焦的反应机理比较第137-141页
     ·钠盐与碱木质素半焦中 C 反应的 TPD-GC 分析第141-142页
     ·钠盐催化气化过程中中间复合物的表征第142-146页
   ·本章小结第146-148页
结论第148-151页
 结论第148-150页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50页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2-163页
致谢第163-164页
附件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质素新型模型物的合成及其在木质素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下一篇: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流动传质特性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