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清、清以前政治论文--选举制度论文

北宋科举与官学关系研究--以三次兴学改革运动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19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7页
        1.调试育人与选才关系的时代诉求第7页
        2.北宋科举和学校教育关系研究的价值第7页
    (二)研究综述第7-14页
        1.关于宋代科举制度的相关研究第7-10页
        2.关于北宋学校教育的相关研究第10-13页
        3.关于北宋三次兴学改革运动中科举与学校关系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16页
        1.科举第14-15页
        2.官学第15-16页
        3.北宋三次兴学第16页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6-17页
        1.研究目的第16页
        2.研究意义第16-17页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19页
        1.研究内容第17页
        2.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一、育人与选才的关系第19-30页
    (一)育人与选才的冲突第19-24页
        1.取士不由于学,科举难掩旧弊第19-21页
        2.变革罢废殆尽,育、选之争不断第21-23页
        3.官学与科举设置重复变换第23-24页
    (二)育人与选才的化解第24-30页
        1.慎选举、敦教育,注重明体达用第24-27页
        2.一道德重实学,育选趋向统一第27-28页
        3.悉由学校升贡,育选融为一体第28-30页
二、教育内容与选拔内容的关系第30-39页
    (一)教育内容与选拔内容的冲突第30-33页
        1.育选内容冲突,诗赋经义各执一端第30-31页
        2.内容华浮荡肆,养选难尽其职第31-32页
        3.育选内容更迭频繁第32-33页
    (二)教育内容与选拔内容的融合第33-39页
        1.课程内容多样,改常科先策论第33-34页
        2.育选内容变革一致,皆以经义治世为本第34-37页
        3.扩增专科课程,罢诗赋专经义第37-39页
三、学校考选方式与科举选拔程式的关系第39-47页
    (一)学校考选方式与科举选拔程式的分离第39-40页
        1.学校讲学久废,与科选背道相驰第39-40页
        2.官学考选简单,选取有待强化第40页
        3.三舍法争论不断第40页
    (二)学校考选方式与科举选拔程式的趋同第40-47页
        1.规定听读日限,以取解勾连科举第40-41页
        2.太学建三舍法,分担选士之职第41-43页
        3.全面行三舍法,代替科举取士第43-47页
四、三次兴学中围绕科举与官学关系调试评析第47-51页
    (一)庆历兴学中对二者关系调试评析第47-48页
    (二)熙丰兴学中对二者关系调试评析第48-49页
    (三)崇宁兴学中对二者关系调试评析第49-51页
五、影响科举与官学关系的因素探析第51-54页
    (一)财政收支难平,制约变法兴学第51-52页
    (二)社会动荡不安,呼唤真才实学第52页
    (三)义理之学起兴,专注经术大义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后记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版画技术快速发展前提下版面专业教学与课程设置问题浅析
下一篇:小学美术教育中陶艺教学的作用与影响--以赤峰市开展陶艺教学的7所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