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8页 |
1.2.1 国际分工中的装备制造业 | 第12-14页 |
1.2.2 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 | 第14-16页 |
1.2.3 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产业空心化 | 第16-17页 |
1.2.4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产业空心化概述及相关理论 | 第22-28页 |
2.1 产业空心化概述 | 第22-23页 |
2.1.1 国外产业空心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 第22页 |
2.1.2 中国式装备制造业空心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 第22-23页 |
2.2 国际分工理论 | 第23-25页 |
2.2.1 产业间分工理论 | 第23-24页 |
2.2.2 产业内分工理论 | 第24-25页 |
2.2.3 产品内分工理论 | 第25页 |
2.3 全球价值链理论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中国式装备制造业空心化的形成机理 | 第28-37页 |
3.1 形成机理的定性分析 | 第28-29页 |
3.2 形成机理的博弈分析 | 第29-34页 |
3.2.1 博弈模型建立及假设 | 第29-30页 |
3.2.2 博弈方市场份额及利润分析 | 第30-34页 |
3.3 博弈方应对策略及后果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中国式装备制造业空心化程度测算 | 第37-47页 |
4.1 测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37-40页 |
4.1.1 产业国际价值 | 第37-39页 |
4.1.2 产业国际份额 | 第39-40页 |
4.1.3 产业单位份额价值 | 第40页 |
4.2 指标测算 | 第40-45页 |
4.2.1 产业国际价值测算 | 第40-43页 |
4.2.2 产业国际份额测算 | 第43-44页 |
4.2.3 单位份额产业附加值测算 | 第44-45页 |
4.3 中国式装备制造业空心化现状判定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中国式装备制造业空心化的影响因素 | 第47-55页 |
5.1 装备制造业空心化影响因素选取 | 第47-48页 |
5.2 空心化影响因素模型 | 第48-53页 |
5.2.1 模型构建 | 第48页 |
5.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48-50页 |
5.2.3 检验和结果 | 第50-53页 |
5.3 中国式装备制造业空心化的正负相关因素 | 第53-54页 |
5.3.1 加剧中国式装备制造业空心化的因素 | 第53页 |
5.3.2 抑制中国式装备制造业空心化的因素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第55-58页 |
6.1 选择性引入外资与项目 | 第55-56页 |
6.2 大力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研发能力 | 第56页 |
6.3 加强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 | 第56-57页 |
6.4 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 | 第57-5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7.1 总结 | 第58-59页 |
7.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