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6-13页 |
一、徐静蕾生平及电影作品 | 第6-9页 |
二、徐静蕾电影创作研究现状的梳理 | 第9-11页 |
三、选题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作为演员的徐静蕾 | 第13-19页 |
第一节 青春玉女形象的塑造及颠覆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克制却不乏张力的表演 | 第16-19页 |
第二章 作为导演的徐静蕾 | 第19-32页 |
第一节 徐静蕾的电影观念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成长母题和女性情怀 | 第20-27页 |
一、叙事母题:女性成长经验的书写 | 第20-22页 |
二、女性情怀:女性意识的温和呈现 | 第22-27页 |
第三节 电影语言的特色和美学风格 | 第27-32页 |
一、声音设计:传统诗意到浪漫潮流 | 第28-29页 |
二、影像意境:阴郁深远到明快绚丽 | 第29-31页 |
三、节奏控制:平静悠缓到快闪跳跃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电影创作倾向的转变 | 第32-39页 |
第一节 大陆70后女导演集体转型的大背景 | 第32-34页 |
第二节 个人创作心态的改变 | 第34-36页 |
第三节 中国式“小妞电影”的新尝试 | 第36-39页 |
第四章 电影运作方式的探索和创新 | 第39-45页 |
第一节 融资方式和制作模式的创新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徐静蕾电影营销策略略析 | 第40-45页 |
一、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例分析徐静蕾电影中的广告植入 | 第40-42页 |
二、以《亲密敌人》为例分析徐静蕾的电影微博营销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注释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徐静蕾导演的电影作品年表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