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1170例声带白斑喉镜图像分型与病理分析研究 | 第14-27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4-17页 |
1.1.1 临床数据 | 第14-15页 |
1.1.2 研究过程 | 第15-17页 |
1.1.3 统计分析 | 第17页 |
1.2 结果 | 第17-20页 |
1.3 讨论 | 第20-24页 |
1.4 结论 | 第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7页 |
第二部分 平坦光滑型声带白斑临床观察 | 第27-40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27-28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1.1.2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1.2 结果 | 第28-34页 |
1.3 讨论 | 第34-37页 |
1.4 结论 | 第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第三部分 半乳糖凝集素-3在声带白斑中的表达及可能机制 | 第40-87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40-53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40页 |
1.1.2 主要仪器 | 第40-41页 |
1.1.3 主要试剂 | 第41-42页 |
1.1.4 实验方法 | 第42-53页 |
1.1.4.1 核酸及蛋白的提取 | 第42-43页 |
1.1.4.2 普通PCR及Real-Time PCR | 第43-47页 |
1.1.4.3 Western Blot | 第47-51页 |
1.1.4.4 免疫组化染色 | 第51-52页 |
1.1.4.5 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 | 第52-53页 |
1.2 实验结果 | 第53-69页 |
1.2.1 普通PCR | 第53页 |
1.2.2 Real-time PCR结果 | 第53-60页 |
1.2.2.1 定量PCR验证galectin-3的表达 | 第53-56页 |
1.2.2.2 定量PCR验证自噬相关分子lc3b、beclin-1的表达 | 第56-60页 |
1.2.3 Western Blot | 第60-67页 |
1.2.3.1 Western Blot验GALECTIN-3的表达 | 第60-63页 |
1.2.3.2 Western Blot验证自噬相关分子BECLIN-1的表达 | 第63-67页 |
1.2.4 免疫组化 | 第67-69页 |
1.2.5 透射电镜 | 第69页 |
1.3 讨论 | 第69-79页 |
1.4 结论 | 第79-80页 |
1.5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附 大鼠黏膜不典型增生及癌变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87-111页 |
1.1 研究方法 | 第87-92页 |
1.1.1 试剂及仪器 | 第87页 |
1.1.2 试验动物 | 第87页 |
1.1.3 实验分组 | 第87-88页 |
1.1.4 模型制备方法及相关操作 | 第88-91页 |
1.1.5 观察内容 | 第91页 |
1.1.6 组织标本处理及HE染色流程 | 第91-92页 |
1.2 结果 | 第92-101页 |
1.2.1 动物一般状态、颊黏膜变化情况 | 第92-98页 |
1.2.2 观察病理情况 | 第98-101页 |
1.3 讨论 | 第101-106页 |
1.4 结论 | 第106页 |
1.5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1页 |
综述 声带白斑研究进展 | 第111-129页 |
1.1 声带白斑概述 | 第111页 |
1.2 声带白斑病因 | 第111-112页 |
1.3 声带白斑病理 | 第112-115页 |
1.4 声带白斑诊断 | 第115页 |
1.5 声带白斑治疗 | 第115-117页 |
1.6 恶变率 | 第117-118页 |
1.7 随访 | 第118页 |
1.8 白斑基础研究 | 第118-119页 |
1.9 其它部位白斑研究概况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9页 |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29-130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30-131页 |
后记 | 第131-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