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隐形资产”企业的商业银行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4-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5-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页
        1.4.2 创新点第15-17页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概述第17-27页
    2.1 概念界定第17-21页
        2.1.1 重资产及重资产企业第17页
        2.1.2 轻资产及轻资产企业第17-18页
        2.1.3“隐形资产”及“隐形资产”企业第18-21页
    2.2 理论概述第21-27页
        2.2.1 信贷配给理论第21-22页
        2.2.2 关系融资理论第22-24页
        2.2.3 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第24-25页
        2.2.4 信号传递模型第25-27页
第3章 我国“隐形资产”企业发展现状第27-37页
    3.1 我国“隐形资产”企业运营模式第27-29页
    3.2 我国“隐形资产”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第29-37页
        3.2.1 企业价值的内涵与特征第29页
        3.2.2 “隐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第29-37页
第4章 我国“隐形资产”企业商业银行融资现状第37-44页
    4.1 我国“隐形资产”企业商业银行融资环境第37-38页
        4.1.1 我国银行对企业贷款存在所有制歧视现象第37页
        4.1.2 我国国有金融金融资产比例过高,金融效率低下第37页
        4.1.3 我国金融市场分割严重影响了资金配置效率第37页
        4.1.4 我国金融产品结构单一,金融衍生工具缺乏第37-38页
        4.1.5 中小金融机构规模有限,融资能力有限第38页
    4.2 我国“隐形资产”企业商业银行融资渠道第38-41页
        4.2.1 内源融资第38页
        4.2.2 外源融资第38-41页
    4.3 我国“隐形资产”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第41-44页
        4.3.1 融资渠道以商业银行为主第41页
        4.3.2 银行与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第41-42页
        4.3.3 企业的“隐形资产”市场价值难以准确评估第42页
        4.3.4 企业融资担保抵押能力不足,银行贷款成本较高第42-44页
第5章 破解我国“隐形资产”企业商业银行融资问题对策第44-50页
    5.1 企业方面第44页
        5.1.1 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第44页
        5.1.2 加强企业信用观念,构建良好的银企关系第44页
        5.1.3 加强对有形资产的投入,推进“隐形资产”显性化第44页
    5.2 商业银行方面第44-48页
        5.2.1 银行要加强对“隐形资产”企业的深度了解第44-45页
        5.2.2 银行要创新出多样化的融资服务第45-47页
        5.2.3 银行要加强对“隐形资产”评估体系的建立第47-48页
    5.3 政府对“隐形资产”企业融资渠道拓展支持策略第48-50页
        5.3.1 激励银企之间“关系型”融资模式的建立第48页
        5.3.2 激励商业银行融资机制创新第48页
        5.3.3 激励中小商业银行对企业后续资金的支持第48页
        5.3.4 完善对“隐形资产”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导师简介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5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类受限符号系统的拓扑熵
下一篇: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