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基本理论 | 第10-21页 |
(一)概况 | 第10-12页 |
(二)反垄断法损害赔偿不同于一般民事损害赔偿 | 第12-14页 |
1、两者立法宗旨不同 | 第12-13页 |
2、两者保护的对象不同 | 第13页 |
3、两者的权利主体不同 | 第13页 |
4、两者赔偿的范围不同 | 第13-14页 |
(三)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性质 | 第14-18页 |
(四)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功能 | 第18-21页 |
1、制约与监督公权力 | 第18页 |
2、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 第18-19页 |
3、惩罚与威慑 | 第19-21页 |
二、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 第21-27页 |
(一)违法垄断行为 | 第21-22页 |
(二)过错 | 第22-24页 |
(三)因果关系 | 第24-25页 |
(四)损害 | 第25-27页 |
三、反垄断法损害赔偿主体资格认定 | 第27-34页 |
(一)肯定说 | 第27-28页 |
(二)否定说 | 第28-30页 |
(三)我国的适用 | 第30-34页 |
1、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现状 | 第30-31页 |
2、适用 | 第31-34页 |
四、反垄断法损害赔偿标准 | 第34-40页 |
(一)绝对三倍赔偿 | 第34-35页 |
(二)酌定三倍赔偿 | 第35-36页 |
(三)单倍赔偿 | 第36页 |
(四)我国损害赔偿模式选择 | 第36-40页 |
1、三倍赔偿 | 第37-39页 |
2、固化赔偿标准 | 第39-40页 |
五、结 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