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操作风险概述及操作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2.1 操作风险概述 | 第15-19页 |
2.1.1 操作风险的构成 | 第15-16页 |
2.1.2 操作风险的特征 | 第16-17页 |
2.1.3 操作风险的度量 | 第17-19页 |
2.2 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 | 第19-21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2.2.2 公司治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内部控制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金融租赁公司概述及内外部因素对操作风险的影响分析 | 第21-30页 |
3.1 金融租赁公司概述 | 第21-25页 |
3.1.1 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3.1.2 金融租赁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22-23页 |
3.1.3 金融租赁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3-25页 |
3.2 金融租赁公司内部因素对操作风险的影响分析 | 第25-28页 |
3.2.1 组织机构的影响 | 第25页 |
3.2.2 人的因素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3 设备与技术因素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4 制度因素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 金融租赁公司外部因素对操作风险的影响分析 | 第28-30页 |
3.3.1 法规与政策的影响 | 第28页 |
3.3.2 灾害事件的影响 | 第28页 |
3.3.3 外部欺诈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4 外部监管的影响 | 第29-30页 |
第四章 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第30-39页 |
4.1 国外银行控股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第30-33页 |
4.1.1 国际活跃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发展过程 | 第30-31页 |
4.1.2 国外银行控股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第31-33页 |
4.2 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第33-35页 |
4.3 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5-39页 |
4.3.1 未形成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对操作风险的主动管理 | 第35-36页 |
4.3.2 未建立独立的操作风险监督管理职能 | 第36-37页 |
4.3.3 未建立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 第37-39页 |
第五章 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 | 第39-47页 |
5.1 AB金融租赁公司概况 | 第39-40页 |
5.1.1 治理结构及组织结构的设置 | 第39页 |
5.1.2 业务发展情况 | 第39-40页 |
5.2 AB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第40-42页 |
5.2.1 AB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的治理结构 | 第40-41页 |
5.2.2 AB金融租赁公司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 第41-42页 |
5.3 AB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事件及产生的原因 | 第42-47页 |
5.3.1 AB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事件分析 | 第42-44页 |
5.3.2 AB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 | 第44-47页 |
第六章 改善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47-57页 |
6.1 建立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 第47-49页 |
6.1.1 建立自上而下的高层治理 | 第47-48页 |
6.1.2 建立执行层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 第48-49页 |
6.2 建立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 第49-53页 |
6.2.1 风险识别与评估 | 第50-51页 |
6.2.2 风险控制与缓解 | 第51-52页 |
6.2.3 风险监测与报告 | 第52-53页 |
6.3 对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治理结构的创新及建议 | 第53-57页 |
6.3.1 形成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的推动力量 | 第53-55页 |
6.3.2 对金融租赁公司操作风险治理结构的创新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