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的荧光检测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重金属的污染与危害第10页
    1.2 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第10-13页
        1.2.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第10-11页
        1.2.2 原子荧光法(AFS)第11页
        1.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第11-12页
        1.2.4 荧光量子点法第12-13页
    1.3 碳量子点的研究进展第13-20页
        1.3.1 碳量子点的性质第14-16页
            1.3.1.1 紫外吸收第14页
            1.3.1.2 荧光发射第14-15页
            1.3.1.3 上转荧光换性质第15-16页
        1.3.2 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第16-18页
        1.3.3 碳量子点的应用第18-20页
            1.3.3.1 化学传感第18-19页
            1.3.3.2 生物检测第19页
            1.3.3.3 生物成像第19-20页
    1.4 本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22-25页
    2.1 实验主要原材料和仪器第22-23页
    2.2 表征方法第23-25页
        2.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第23页
        2.2.2 光致发光分析第23-24页
        2.2.3 结构表征第24页
        2.2.4 表面结构分析第24-25页
第3章 左旋色氨酸修饰的碳量子点对汞离子的荧光检测第25-40页
    3.1 实验部分第25-28页
        3.1.1 羧基化碳量子点(CQDs)的制备第25页
        3.1.2 左旋色氨酸的修饰第25-26页
        3.1.3 量子产率的测定第26-27页
        3.1.4 L-CQDs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测试第27页
        3.1.5 L-CQDs对汞离子的检测第27-28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8-39页
        3.2.1 紫外吸收、荧光发射和表面形貌分析第28-30页
        3.2.2 量子产率第30-33页
        3.2.3 FT-IR表征第33-34页
        3.2.4 pH对L-CQDs的荧光发射强度的影响第34-35页
        3.2.5 L-CQDs对Hg~(2+)的荧光检测性能第35-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氨基和羟基共修饰的碳量子点对汞离子的检测第40-51页
    4.1 实验部分第40-42页
        4.1.1 碳量子点的制备第40页
        4.1.2 量子产率的测定第40-41页
        4.1.3 NQDs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测试第41页
        4.1.4 NQDs对汞离子的检测第41-42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2-50页
        4.2.1 荧光发射第42页
        4.2.2 量子产率第42-45页
        4.2.3 FT-IR表征第45页
        4.2.4 p H对碳量子点光学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4.2.5 碳量子点对Hg~(2+)的荧光检测性能第46-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氨基和羧基共修饰的碳量子点对铁离子的检测研究第51-60页
    5.1 实验部分第51-52页
        5.1.1 氨基和羧基共修饰碳量子点(CNQDs)的制备第51页
        5.1.2 量子产率的测定第51页
        5.1.3 CNQDs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测试第51-52页
        5.1.4 对Fe~(3+)的检测第52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2-59页
        5.2.1 荧光发射第52-53页
        5.2.2 CNQDs的量子产率第53-54页
        5.2.3 FT-IR表征第54页
        5.2.4 pH对CNQDs荧光的影响第54-55页
        5.2.5 CNQDs对铁离子的荧光检测性能第55-59页
    5.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莱州湾南岸海(咸)水入侵数值模拟
下一篇:地震作用下双面坡破坏模式及动力响应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