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4页 |
第一章 传统女性沦于悲剧命运的原型——波尔 | 第14-27页 |
1.1 依附式的女性形象 | 第14-15页 |
1.2 利用三种关系展现波尔复杂的人物形象 | 第15-19页 |
1.2.1 自我与女性伙伴的关系 | 第16-17页 |
1.2.2 女性与丈夫的关系 | 第17-18页 |
1.2.3 自我与自我的关系 | 第18-19页 |
1.3 婚姻处境中男女关系不平等 | 第19-23页 |
1.3.1 封闭婚姻环境中的女性 | 第19-21页 |
1.3.2 依附式、补偿式的女性思维 | 第21-23页 |
1.4 被“客体化”的波尔 | 第23-27页 |
1.4.1“他者的目光”是波尔被客体化的外在因素 | 第23-24页 |
1.4.2“自恋情节”是波尔被客体化的内在因素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叛逆少女对幸福的探索——纳迪娜 | 第27-38页 |
2.1 叛逆式的少女形象 | 第27-28页 |
2.2 通过成长经历塑造叛逆式的少女形象 | 第28-34页 |
2.2.1 母亲安娜对纳迪娜缺失的母爱 | 第29-31页 |
2.2.2 丈夫亨利对纳迪娜的父式情感 | 第31-32页 |
2.2.3 在情感关系中寻找自我 | 第32-34页 |
2.3 抵触自身的女性气质 | 第34-36页 |
2.3.1 叛逆的性格是对女性处境的突破 | 第34页 |
2.3.2 向往男性身份是对自我超越的诉求 | 第34-36页 |
2.4 独立的性格和开放的性观念是女性主体意识的体现 | 第36-38页 |
2.4.1 成长环境造成少女的性格早熟 | 第36页 |
2.4.2 性观念的开放体现女性解放意识 | 第36-38页 |
第三章 知识分子女性的自我探寻——安娜 | 第38-48页 |
3.1 知识分子的女性形象 | 第38页 |
3.2 独白式心理描写和作者原型 | 第38-41页 |
3.2.1 通过内心独白表现知识分子女性的心理冲突 | 第38-39页 |
3.2.2 作者是安娜的人物原型 | 第39-41页 |
3.3 传统母亲和妻子的第一角色 | 第41-42页 |
3.3.1 与纳迪娜的母女关系 | 第41-42页 |
3.3.2 与罗贝尔的夫妻关系 | 第42页 |
3.4 “露水情人”的第二角色 | 第42-48页 |
3.4.1 初次探索——安娜与斯克里亚西纳 | 第42-44页 |
3.4.2 实现自我——安娜与刘易斯 | 第44-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