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硅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分子印迹中的应用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词表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7页
    1.1 多孔材料概述第10-16页
        1.1.1 微孔材料第10-12页
        1.1.2 介孔材料第12-14页
        1.1.3 大孔材料第14-16页
    1.2 多孔二氧化硅薄膜材料研究进展第16-19页
        1.2.1 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简介第16页
        1.2.2 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第16-18页
        1.2.3 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应用第18-19页
    1.3 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简介第19-25页
        1.3.1 分子印迹技术简介第19-20页
        1.3.2 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研究现状第20-21页
        1.3.3 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第21-23页
        1.3.4 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第23-25页
    1.4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课题研究内容第25-27页
        1.4.1 课题研究意义第25页
        1.4.2 课题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薄膜及其性能优化第27-38页
    2.1 前言第27-28页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8-29页
        2.2.1 实验材料第28页
        2.2.2 实验设备第28-29页
    2.3 实验方法第29-32页
        2.3.1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薄膜第29-32页
        2.3.2 二氧化硅薄膜的表征第32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2-37页
        2.4.1 不同前驱体组合对二氧化硅薄膜完整性的影响第32-33页
        2.4.2 DMDMOS、H2O以及sol老化时间对薄膜机械性能的影响第33-37页
        2.4.3 二氧化硅薄膜厚度的控制第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模板法制备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第38-46页
    3.1 前言第38-39页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9-40页
        3.2.1 实验材料第39页
        3.2.2 实验设备第39-40页
    3.3 实验方法第40-41页
        3.3.1 模板法制备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第40-41页
        3.3.2 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SEM表征第41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1-45页
        3.4.1 以细菌为模板制备的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第41-42页
        3.4.2 以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制备的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第42-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基于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蛋白质分子印迹研究第46-57页
    4.1 前言第46-47页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47-48页
        4.2.1 实验材料第47页
        4.2.2 实验设备第47-48页
    4.3 实验方法第48-50页
        4.3.1 自组装法制备单层蛋白质印迹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第48-49页
        4.3.2 垂直沉积法制备多层蛋白质印迹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第49页
        4.3.3 蛋白质印迹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表征第49-50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0-56页
        4.4.1 NaCl对聚苯乙烯微球自组装密度的影响第50-52页
        4.4.2 涂膜转速对蛋白质印迹膜厚的影响第52-53页
        4.4.3 溶液pH值对蛋白质结合容量的影响第53-54页
        4.4.4 蛋白质印迹多孔薄膜层数对印迹薄膜结合容量的影响第54页
        4.4.5 蛋白质印迹薄膜选择性和非特异性吸附的研究第54-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总结第57-58页
    5.1 实验总结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9页
附录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PP项目控制权配置影响因素评价--基于改进的MAMCA方法
下一篇:房地产项目精细化管理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