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第一章“汽车安全气囊未弹出”案简介 | 第10-14页 |
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产品责任纠纷案裁判简介 | 第10-11页 |
二、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产品责任纠纷案裁判简介 | 第11-12页 |
三、四川省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产品责任纠纷案裁判简介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本研究案例的争议焦点 | 第14-17页 |
一、产品缺陷举证责任的主体承担问题 | 第14-15页 |
二、“安全气囊”没有制订国家、行业标准,产品缺陷认定标准的选择适用问题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本研究案例的法理分析 | 第17-28页 |
一、我国产品责任立法对产品缺陷的定义不明确 | 第17-18页 |
二、产品缺陷的准确定义和种类 | 第18-23页 |
(一)产品缺陷的准确定义 | 第18-19页 |
(二)产品缺陷与产品瑕疵、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不同比较 | 第19-20页 |
(三)美、日、欧共体等国家和我国对产品缺陷的定义制度比较 | 第20-21页 |
(四)通说理论上产品缺陷的种类 | 第21-23页 |
三、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 | 第23-26页 |
四、对产品缺陷的证明责任 | 第26-28页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第28-30页 |
一、产品缺陷的定义为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认定标准为消费者预期合理的安全性 | 第28-29页 |
二、产品缺陷的举证责任应倒置,由生产者承担产品不存在缺陷的举证责任 | 第29-30页 |
第五章 产品缺陷认定的立法、司法体制完善 | 第30-34页 |
一、产品缺陷认定的立法完善 | 第30-31页 |
二、产品缺陷认定的司法体制完善 | 第31-34页 |
(一)加强证据制度的建设 | 第31-32页 |
(二)提高法官的审判艺术水平 | 第32-33页 |
(三)提高法官对汽车行业的通识水平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一、著作类 | 第35页 |
二、论文类 | 第35-36页 |
三、期刊类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个人简介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