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沃金的建构性诠释理论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6-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德沃金建构性诠释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12-25页 |
第一节 德沃金与哈特之争 | 第12-20页 |
一、哈特的法律实证主义观点 | 第13-18页 |
二、德沃金对哈特法实证主义观点的回应 | 第18-20页 |
第二节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基础 | 第20-24页 |
一、作为本体论的诠释学 | 第21-23页 |
二、历史意识之批判和视域融合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德沃金建构性诠释理论的逻辑框架 | 第25-35页 |
第一节 法律的诠释性概念 | 第25-29页 |
一、语义学之刺 | 第25-26页 |
二、诠释性态度 | 第26-27页 |
三、诠释的类型与法律诠释 | 第27-28页 |
四、法律诠释的三阶段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建构性诠释与整全性的法律概念观 | 第29-34页 |
一、三种不同的法律概念观 | 第29-32页 |
二、对惯例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质疑 | 第32-33页 |
三、建构性诠释与整全性的符合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德沃金建构性诠释理论的影响及启示 | 第35-43页 |
第一节 德沃金建构性诠释理论的影响 | 第35-38页 |
一、德沃金建构性诠释理论对法律理论的创新 | 第35-36页 |
二、德沃金建构性诠释理论对法官裁量权的约束 | 第36-37页 |
三、德沃金建构性诠释理论对权利的保障 | 第37-38页 |
四、德沃金建构性诠释理论对法律实务指导的局限 | 第38页 |
第二节 德沃金的建构性诠释理论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 第38-42页 |
一、德沃金的建构性诠释理论的现实意义 | 第38-39页 |
二、德沃金建构性诠释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