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解码的无线光通信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CPolSK调制及LDPC码编解码方法 | 第16-24页 |
2.1 圆偏振位移键控的机理 | 第16-18页 |
2.1.1 光载波偏振态的描述 | 第16-17页 |
2.1.2 圆偏振位移键控的实现 | 第17-18页 |
2.2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编解码方法 | 第18-23页 |
2.2.1 生成矩阵的构造 | 第19-20页 |
2.2.2 LDPC码的编码算法 | 第20-21页 |
2.2.3 LDPC码的译码算法 | 第21-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大气信道对光载波的影响 | 第24-36页 |
3.1 大气信道的构成 | 第24页 |
3.2 大气信道的衰减 | 第24-32页 |
3.2.1 大气分子对光载波的吸收 | 第24-26页 |
3.2.2 大气信道的散射效应 | 第26-28页 |
3.2.3 大气对光载波的透过率 | 第28-32页 |
3.3 大气湍流引起的损耗 | 第32-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LDPC码对FSO系统的影响 | 第36-48页 |
4.1 LDPC码的编译码 | 第36-37页 |
4.1.1 LDPC码的编码 | 第36页 |
4.1.2 LDPC码的译码 | 第36-37页 |
4.2 LDPC编解码技术应用在单路接收系统 | 第37-43页 |
4.2.1 传输距离对系统的影响 | 第40-42页 |
4.2.2 发射功率对系统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 LDPC编解码技术应用在差分接收系统 | 第43-47页 |
4.3.1 传输距离对差分系统的影响 | 第44-46页 |
4.3.2 发射功率对差分系统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LDPC码对FSO实验系统性能影响 | 第48-58页 |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48-49页 |
5.1.1 发射端的搭建 | 第48-49页 |
5.1.2 接收端的搭建 | 第49页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55页 |
5.2.1 LDPC码对单路接收系统的影响分析 | 第49-53页 |
5.2.2 LDPC码对差分接收系统的影响分析 | 第53-55页 |
5.3 单路接收与差分接收系统的对比分析 | 第55-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