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序言 | 第8-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2.3 拟解决的问题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2 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2.1.1 保障房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保障房的分类 | 第12页 |
2.1.3 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 | 第12-13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2.2.1 市场失灵 | 第13-14页 |
2.2.2 公共品及政府责任理论 | 第14页 |
2.2.3 经济学中的政府失灵理论 | 第14-15页 |
2.2.4 融资理论 | 第15页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3 河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分析 | 第18-27页 |
3.1 我国保障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3.1.1 起步阶段 | 第18页 |
3.1.2 初步确立阶段 | 第18页 |
3.1.3 全面萎缩阶段 | 第18页 |
3.1.4 重新确立阶段 | 第18-19页 |
3.1.5 提速发展阶段 | 第19页 |
3.2 河南省住房保障工作目标与成效 | 第19-23页 |
3.2.1 “十一五”保障房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 第19-20页 |
3.2.2 “十二五”住房保障工作规划 | 第20-22页 |
3.2.3 “十二五”住房保障建设成效 | 第22-23页 |
3.3 河南省保障性住房融资重点与创新 | 第23-27页 |
3.3.1 构建省级保障性住房融资平台 | 第23-26页 |
3.3.2 未来保障性住房融资机制发展重点 | 第26-27页 |
4 河南省保障性住房融资机制分析 | 第27-41页 |
4.1 河南省租赁型保障性住房融资机制分析 | 第27-35页 |
4.1.1 商业银行贷款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 第27-29页 |
4.1.2 住房公积金贷款参与公共租赁房建设 | 第29-32页 |
4.1.3 探索保障房信托融资模式 | 第32-35页 |
4.2 河南省销售型保障性住房融资机制分析 | 第35-41页 |
4.2.1 成立保障房融资平台支持棚户区安置房建设 | 第35-36页 |
4.2.2 PPP模式引入销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探索 | 第36-41页 |
5 国内外经验 | 第41-49页 |
5.1 国内经验 | 第41-45页 |
5.1.1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融资平台的充分利用 | 第41-43页 |
5.1.2 重庆模式公租房建设经验 | 第43-45页 |
5.1.3 天津市积极探索保障房融资优惠政策 | 第45页 |
5.2 国外经验 | 第45-49页 |
5.2.1 韩国公共租赁房建设经验 | 第45-47页 |
5.2.2 美国公共住房经验 | 第47-49页 |
6 河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6.1 适度创新金融工具支持保障房建设 | 第49页 |
6.1.1 现有典型融资模式的复制推广 | 第49页 |
6.1.2 适度增加债券融资 | 第49页 |
6.2 完善并创新保障房商业信贷激励政策 | 第49-50页 |
6.3 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 | 第50页 |
6.3.1 探索多种参与形式 | 第50页 |
6.3.2 政策支持落到实处 | 第50页 |
6.4 针对解决棚户区改造融资建议 | 第50-52页 |
6.4.1 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力度 | 第51页 |
6.4.2 开通绿色通道加快银行信贷审批 | 第51页 |
6.4.3 进一步完善保障房建设融资平台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