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建筑地基基础概述 | 第8页 |
1.2 地基基础的主要形式 | 第8-10页 |
1.2.1 浅基础 | 第8-9页 |
1.2.2 深基础 | 第9-10页 |
1.3 当前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方法 | 第10-14页 |
1.3.1 承载力计算 | 第10-11页 |
1.3.2 按混凝土受冲切和受剪承载力确定基础高度 | 第11-13页 |
1.3.3 柱下独立基础弯矩计算及配筋 | 第13-14页 |
1.4 国内外关于柱下独立基础抗弯承载能力研究的概况 | 第14-15页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规范》中柱下独立基础受弯计算方法探讨 | 第17-27页 |
2.1 89年版《规范》柱下独立基础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第17-18页 |
2.2 现行《规范》柱下独立基础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第18-20页 |
2.3 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承台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第20-23页 |
2.4 《桩基规范》中承台弯矩与《地基规范》底板弯矩的实例对比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柱下独立基础底板弯矩的正确计算方法 | 第27-39页 |
3.1 现行《规范》中独基受弯计算公式的不合适之处 | 第27-28页 |
3.2 柱下独立基础受弯承载力的正确计算方法 | 第28-30页 |
3.3 按新公式计算的底板弯矩与规范公式的偏差分析 | 第30-33页 |
3.3.1 矩形基础长边方向柱边弯矩偏差分析 | 第31页 |
3.3.2 矩形基础短边方向柱边弯矩偏差分析 | 第31-32页 |
3.3.3 矩形基础柱边弯矩偏差总结 | 第32-33页 |
3.4 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及试验数据简介 | 第33-38页 |
3.4.1 文献[20]中基于独立基础塑性铰线理论的分析 | 第33-35页 |
3.4.2 文献[32]中有关柱下独立基础的试验研究分析 | 第35-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十独立基础底板受弯承载力研究 | 第39-54页 |
4.1 基础底板受弯承载力概述 | 第39页 |
4.2 某工程独立基础受弯承载力分析 | 第39-44页 |
4.2.1 工程概况介绍 | 第39-40页 |
4.2.2 柱底轴力为935.3kN,地基净承载力为160kPa独基承载力分析 | 第40-42页 |
4.2.3 柱底轴力为935.3kN,地基净承载力为230kPa独基承载力分析 | 第42-43页 |
4.2.4 柱底轴力为627.0kN,地基净承载力为160kPa独基承载力分析 | 第43-44页 |
4.3 独立基础安全性土要影响因素及其评价 | 第44-50页 |
4.3.1 地基承载力对基础安全性评价的影响 | 第44-47页 |
4.3.2 上部荷载对基础安全性评价的影响 | 第47-50页 |
4.4 独立基础安全性“临界点”分析 | 第50-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