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破坏性创新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煤机装备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主要工作与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2. 破坏性创新的内涵及其分析框架的建立 | 第20-29页 |
·破坏性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破坏性创新的内涵 | 第20页 |
·破坏性创新的特征 | 第20-21页 |
·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障碍 | 第21-22页 |
·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途径 | 第22-24页 |
·破坏性创新的两种类型 | 第24-25页 |
·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分析框架 | 第25-26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6-29页 |
·煤机概念的界定 | 第26-27页 |
·在位者和新进者 | 第27-29页 |
3 破坏性创新对产业竞争优势影响的机理 | 第29-34页 |
·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 | 第29-30页 |
·破坏性创新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机理 | 第30-31页 |
·破坏性创新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途径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基于破坏性创新理论框架的山西煤机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34-47页 |
·在位者和新进者 | 第34-39页 |
·山西煤机装备制造企业 | 第34-37页 |
·在位者 | 第37-39页 |
·新进者 | 第39页 |
·技术维度和市场维度 | 第39-45页 |
·技术维度 | 第39-43页 |
·市场维度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5 破坏性创新开展与山西煤机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构建 | 第47-57页 |
·在位者开展破坏性创新的路径研究 | 第47-52页 |
·在位者的创新选择与跨越成长 | 第47-48页 |
·在位者开展破坏性创新的途径 | 第48-52页 |
·新进者开展破坏性创新的路径研究 | 第52-55页 |
·新进者的创新选择与跨越成长 | 第52-54页 |
·新进者开展破坏性创新的途径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6 山西煤机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构建的政策建议 | 第57-63页 |
·产业层面 | 第57-59页 |
·政府政策的引导 | 第57页 |
·发挥相关产业对破坏性创新的促进作用 | 第57-58页 |
·构建两种创新模式协调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 第58页 |
·整合山西省煤矿的市场需求,确保我省产品在本地的市场占有率 | 第58页 |
·设立煤机装备制造业的专项扶持基金,加大整个产业的研发投入 | 第58-59页 |
·企业层面 | 第59-62页 |
·根据不同的条件细分市场,为破坏性创新设计一个破坏性渠道 | 第59-60页 |
·引入一套破坏性的资源分配流程 | 第60页 |
·采取适合其本身属性的多元组织结构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第63-64页 |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