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分类学(系统微生物学)论文--应用微生物学论文

链霉菌LC6和LZ35中两个隐性次级代谢基因簇的激活及生物合成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及符号说明第11-13页
第1章 基因序列指导的天然产物发现第13-25页
    1.1 前言第13-14页
    1.2 基因组层面的天然产物发掘第14-18页
        1.2.1 预测产物理化性质指导的基因组挖掘第15-16页
        1.2.2 质谱分析指导的基因组挖掘第16-17页
        1.2.3 培养基添加剂第17-18页
        1.2.4 核糖体工程第18页
    1.3 途径特异性天然产物发掘第18-23页
        1.3.1 基因敲除/代谢谱比较第19-20页
        1.3.2 调控基因操作第20页
        1.3.3 强启动子插入第20-21页
        1.3.4 异源表达第21-23页
    1.4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链霉菌LC6中隐性五酮安莎类基因簇的激活及其产物的生物合成第25-63页
    2.1 引言第25-28页
        2.1.1 安莎霉素的生物合成第25-26页
        2.1.2 五酮安莎霉素第26-28页
        2.1.3 链霉菌LC6第28页
    2.2 实验材料第28-34页
        2.2.1 培养基第28-29页
        2.2.2 试剂配制第29-30页
        2.2.3 常用仪器设备第30-31页
        2.2.4 菌株与质粒第31-32页
        2.2.5 引物信息第32-34页
    2.3 技术方法第34-41页
        2.3.1 大肠杆菌的培养及保藏第34页
        2.3.2 链霉菌的培养及保藏第34页
        2.3.3 PCR扩增DNA片段第34-35页
        2.3.4 大肠杆菌化学感受态细胞制备第35-36页
        2.3.5 大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制备第36页
        2.3.6 大肠杆菌热激法转化DNA第36页
        2.3.7 大肠杆菌电击法转化DNA第36-37页
        2.3.8 大肠杆菌质粒快速提取检测第37页
        2.3.9 链霉菌、大肠杆菌快速菌体PCR检测第37页
        2.3.10 链霉菌总DNA少量快速提取第37-38页
        2.3.11 大肠杆菌-链霉菌属间接合转移第38页
        2.3.12 链霉菌中基因敲除第38-39页
        2.3.13 敲除突变菌株验证第39-40页
        2.3.14 其它常规分子克隆操作第40页
        2.3.15 链霉菌发酵及提取第40页
        2.3.16 发酵产物的检测第40-41页
        2.3.17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1页
    2.4 实验方法第41-45页
        2.4.1 LC6野生型中相关基因的敲除第41-42页
        2.4.2 调控基因的组成型表达第42页
        2.4.3 LC6SARP中相关基因的敲除第42-43页
        2.4.4 核心基因在LZ35中的异源表达第43页
        2.4.5 LC6SARPΔAS-IFD突变株的构建第43-44页
        2.4.6 pSBT12载体的构建第44-45页
    2.5 结果与分析第45-61页
        2.5.1 五酮安莎基因簇(jlm)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5-51页
        3.2.4 五酮安莎生物合成的预测第51页
        2.5.3 LC6野生型敲除第51-54页
        2.5.4 组成型表达调控基因第54-56页
        2.5.5 安莎基因簇功能的确证第56-58页
        2.5.6 Juanlimycins生物合成的预测第58-59页
        2.5.7 jlm关键基因的异源表达第59-61页
    2.6 小结与讨论第61-63页
第3章 链霉菌LZ35中NRPS-FAS杂合基因簇的激活及异源表达第63-81页
    3.1 引言第63-65页
        3.1.1 NRPS的生物合成第64页
        3.1.2 链霉菌LZ35第64-65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65-69页
        3.2.1 菌株与质粒第65-66页
        3.2.2 引物信息第66-67页
        3.2.3 has基因簇中调控基因的组成型表达第67-68页
        3.2.4 has基因簇的异源表达第68-69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69-78页
        3.3.1 has基因簇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9-74页
        3.3.2 调控基因的组成型表达第74-76页
        3.3.3 has基因簇的异源表达第76-78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78-81页
第4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致谢第89-91页
附件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藻土基调湿材料内热湿迁移过程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视角的新型农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