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灌溉制度与管理论文

黑龙江省大型灌区水价制定方法及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第10-11页
英文摘要第11-12页
1 引言第13-21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和趋势第14-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第14-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第16-17页
        1.2.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17-18页
    1.3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8-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3.3 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黑龙江省灌区基本情况第21-25页
    2.1 农业灌区基本情况第21页
    2.2 自然资源——土壤情况第21-22页
    2.3 自然资源——气候情况第22页
    2.4 自然资源——水资源情况第22-23页
    2.5 农业经济情况第23页
    2.6 基本建设情况第23-25页
3 黑龙江省水资源概况研究第25-32页
    3.1 水资源的概念第25页
    3.2 水资源的特点第25-28页
        3.2.1 稀缺性和有限性第26页
        3.2.2 流动性和鲜明区域性第26页
        3.2.3 循环性和条件再生性第26-27页
        3.2.4 矛盾性与利害两重性第27页
        3.2.5 不可替代性第27页
        3.2.6 商品性和多功能性第27-28页
    3.3 水资源特点与水价关系第28-29页
    3.4 水资源功能第29页
    3.5 水资源属性第29-32页
        3.5.1 自然属性第29页
        3.5.2 社会属性第29-30页
        3.5.3 经济属性第30页
        3.5.4 生态属性第30-32页
4 黑龙江省灌区水价概况研究第32-50页
    4.1 水价基本概念第32-34页
        4.1.1 水价的定义第32页
        4.1.2 水价的内涵第32-33页
        4.1.3 水价的分类第33-34页
    4.2 水价实施种类第34-36页
    4.3 影响水价因素第36-40页
        4.3.1 自然资源因素第37-38页
        4.3.2 社会经济因素第38-40页
        4.3.3 工程造价因素第40页
    4.4 制定水价原则第40-42页
        4.4.1 成本回收和获取适当利润第40-41页
        4.4.2 公平性原则和用户承受能力第41页
        4.4.3 高效配置原则与供求关系原则第41页
        4.4.4 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第41-42页
        4.4.5 差别性与统一性原则第42页
        4.4.6 体现水资源价值原则第42页
    4.5 黑龙江省灌区水价方法选择第42-46页
        4.5.1 常规方法简介第42-44页
        4.5.2 其他模型简介第44-45页
        4.5.3 灌区水价制定方法评析第45-46页
    4.6 水价制度现状第46-48页
        4.6.1 现行水价制度第46-47页
        4.6.2 水价研究与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7-48页
    4.7 基于水价因素的成本水价模型第48-50页
5 黑龙江省查哈阳灌区水价制定实例第50-67页
    5.1 水价对节水农业灌区的意义第50页
    5.2 灌区水价核算方法第50-51页
    5.3 水价计算公式中各变量解析第51-53页
    5.4 灌区基本情况第53页
    5.5 灌区水价改革必要性第53-54页
    5.6 灌区水价制定流程第54-65页
        5.6.1 供水方水价的计算第54-55页
        5.6.2 水资源丰缺程度水价的计算第55-56页
        5.6.3 用水方水价的计算第56-58页
        5.6.4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层次分析模型AHM计算三个水价的权重第58-65页
        5.6.5 最终水价P求解第65页
    5.7 灌区水价计算总结第65-67页
6 黑龙江省大型灌区管理模式探讨第67-72页
    6.1 灌区基本概念第67-68页
        6.1.1 灌区含义第67页
        6.1.2 灌区管理第67-68页
    6.2 国内外灌区发展模式探讨第68-69页
        6.2.1 国内灌区管理模式发展第68-69页
        6.2.2 国外灌区管理模式发展第69页
    6.3 灌区改革的必要性第69-70页
    6.4 黑龙江省大型灌区管理制度探讨第70-72页
7 研究结论和建议第72-75页
    7.1 结论第72-73页
        7.1.1 目前灌区水资源价格存在调整空间第72页
        7.1.2 不同地域成本水价计算要考虑水价因素第72页
        7.1.3 完善的水管理机制是定价的关键第72-73页
        7.1.4 使用者协会对灌区改革有重要意义第73页
    7.2 建议第73-75页
        7.2.1 加快灌区基础水利设施发展,促进灌区改革第73页
        7.2.2 规范定价的成本计算方式,让价格更加合理第73页
        7.2.3 对供水成本的监督力度加大,降低灌区成本第73页
        7.2.4 工作重心转移到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胎儿生长受限213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玉米淀粉的羟丙基氧化改性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