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创新点 | 第18-21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2.1 地方政府 | 第21页 |
2.2 政府绩效评估 | 第21-24页 |
2.2.1 政府绩效评估的含义 | 第21-23页 |
2.2.2 政府绩效评估的分类 | 第23-24页 |
2.3 第三方评估公信力 | 第24-26页 |
2.3.1 第三方评估的含义 | 第24-25页 |
2.3.2 第三方评估公信力内涵 | 第25页 |
2.3.3 第三方评估公信力的衡量标准 | 第25-26页 |
2.4 第三方评估地方政府绩效与其公信力的关系 | 第26-27页 |
2.4.1 第三方评估地方政府绩效对于提升其公信力意义 | 第26页 |
2.4.2 第三方评估公信力提升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促进作用 | 第26-27页 |
2.5 地方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公信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2.5.1 科尔曼信任理论 | 第27-28页 |
2.5.2 治理理论 | 第28-29页 |
3 地方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公信力现状及分析 | 第29-37页 |
3.1 地方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公信力现状 | 第29-33页 |
3.1.1 甘肃省第三方评估实践 | 第29-30页 |
3.1.2 广东省第三方评估实践 | 第30-32页 |
3.1.3 哈尔滨市第三方评估实践 | 第32-33页 |
3.2 地方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公信力不足的表现 | 第33-37页 |
3.2.1 第三方评估主体地位不清晰 | 第33-34页 |
3.2.2 第三方评估缺乏独立性 | 第34页 |
3.2.3 第三方评估缺少稳定的专业化队伍 | 第34页 |
3.2.4 第三方评估缺乏监督 | 第34-35页 |
3.2.5 第三方评估缺乏持续性 | 第35-37页 |
4 地方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公信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37-41页 |
4.1 内部原因 | 第37-39页 |
4.1.1 第三方组织的生成和发展不健康 | 第37-38页 |
4.1.2 第三方评估缺少高素质专业人才 | 第38页 |
4.1.3 第三方评估资金来源有限 | 第38-39页 |
4.2 外部原因 | 第39-41页 |
4.2.1 信息不对称 | 第39页 |
4.2.2 第三方评估法律化制度化保障不健全 | 第39-40页 |
4.2.3 社会公众缺乏对第三方评估的认知氛围 | 第40-41页 |
5 美国地方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公信力建设实践及经验—以坎贝尔研究所为例 | 第41-45页 |
5.1 坎贝尔研究所评估美国地方政府绩效的实践 | 第41-43页 |
5.2 美国地方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公信力建设经验 | 第43-45页 |
5.2.1 重视评估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 第43-44页 |
5.2.2 独立性强 | 第44页 |
5.2.3 专业性强 | 第44页 |
5.2.4 注重对评估结果的利用 | 第44-45页 |
6 提升地方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公信力的对策 | 第45-49页 |
6.1 地方政府与公众转变观念,改变对第三方评估的认知 | 第45页 |
6.2 推进第三方评估的法律化和制度化建设 | 第45-46页 |
6.3 提高第三方评估机构内部的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 第46页 |
6.4 增强第三方评估的独立性 | 第46-47页 |
6.5 完善第三方评估监督体系 | 第47页 |
6.6 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实现资源共享 | 第47-48页 |
6.7 完善公众参与 | 第48-49页 |
7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