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龙芯和自主物联协议的物联网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2-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第13-14页
    1.3 论文内容安排第14-16页
第2章 系统整体概述与相关技术介绍第16-21页
    2.1 系统需求分析第16-17页
    2.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第17-18页
        2.2.1 基于龙芯处理器的嵌入式网关第17页
        2.2.2 自主物联模块第17-18页
        2.2.3 传感器节点模块第18页
    2.3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第18-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基于龙芯处理器的物联网网关设计第21-38页
    3.1 网关总体概述第21-22页
    3.2 网关硬件平台设计第22-26页
        3.2.1 龙芯网关整体硬件架构第22-23页
        3.2.2 龙芯 1B处理器介绍第23-24页
        3.2.3 龙芯 1B开发板硬件资源第24-26页
    3.3 网关软件平台设计第26-36页
        3.3.1 龙芯网关整体软件架构第26-27页
        3.3.2 搭建嵌入式开发环境第27-28页
        3.3.3 系统引导程序PMON移植第28-29页
        3.3.4 Linux内核移植第29-31页
        3.3.5 根文件系统制作第31-33页
        3.3.6 系统镜像烧写第33-34页
        3.3.7 嵌入式web服务器与数据库移植第34-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自主物联模块设计第38-52页
    4.1 IEEE802.15.4 协议标准和Zig Bee规范第38-39页
        4.1.1 IEEE802.15.4 协议标准简介第38页
        4.1.2 ZigBee规范第38-39页
    4.2 自主物联模块与Zig Bee模块对比第39-40页
    4.3 自主物联模块的关键技术第40-41页
        4.3.1 多级路由技术第40页
        4.3.2 大规模组网技术第40-41页
        4.3.3 双频自适应切换、抗干扰技术第41页
        4.3.4 低功耗技术第41页
        4.3.5 即插即用、自动配置第41页
        4.3.6 高灵敏度射频模块PCB设计第41页
    4.4 自主物联模块硬件设计第41-43页
        4.4.1 SI4432无线射频模块第41-42页
        4.4.2 STM8L处理器模块第42页
        4.4.3 自主物联模块硬件结构第42-43页
    4.5 自主物联协议栈设计第43-49页
        4.5.1 协议栈模型分层第43-44页
        4.5.2 物理层设计第44-45页
        4.5.3 MAC层设计第45-48页
        4.5.4 网络层设计第48-49页
        4.5.5 应用层设计第49页
    4.6 本章小结第49-52页
第5章 自主物联模块低功耗软件优化第52-60页
    5.1 传感器节点的能量限制第52页
    5.2 MAC层冲突避免算法的改进第52-57页
        5.2.1 基于 802.15.4 的CSMA/CA机制的冲突避免退避算法第52-54页
        5.2.2 改进的冲突避免退避算法第54-55页
        5.2.3 丢包率测试第55-57页
    5.3 最优发射功率的计算第57-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第60-64页
    6.1 无线传感器节点结构设计第60页
    6.2 无线传感器节点资源分配第60-61页
    6.3 传感器模块设计第61-63页
        6.3.1 温湿度模块设计第61页
        6.3.2 光强检测模块设计第61-62页
        6.3.3 空气质量模块设计第62页
        6.3.4 亮度调制模块设计第62-63页
    6.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7章 系统功能测试第64-68页
    7.1 自主物联模块点对点极限距离测试第64-66页
    7.2 基于龙芯和自主物联模块的物联应用测试第66-67页
    7.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8.1 全文总结第68页
    8.2 工作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第74-76页
    附录1 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4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大摘要第77-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矩量法的平板单极子天线拓扑优化设计
下一篇:高校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