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2 抗坏血酸合成相关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3 抗坏血酸合成相关酶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3.1 L-半乳糖途径相关酶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3.2 D-半乳糖醛酸途径相关酶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柚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 第19-2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页 |
1.1 材料 | 第19页 |
1.2 仪器与试剂 | 第19页 |
1.3 方法 | 第19页 |
1.3.1 样品的前处理 | 第19页 |
1.3.2 流动相的配置 | 第19页 |
1.3.3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第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3页 |
2.1 流动相比例的优化 | 第19-20页 |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相关性 | 第20-21页 |
2.3 柚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抗坏血酸含量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柚抗坏血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 第23-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1.1 材料 | 第23页 |
1.2 仪器和试剂 | 第23页 |
1.3 方法 | 第23-26页 |
1.3.1 柚汁胞总RNA的提取、检测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3页 |
1.3.2 引物设计 | 第23-24页 |
1.3.3 柚抗坏血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 | 第24-25页 |
1.3.4 柚抗坏血酸合成相关酶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5-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53页 |
2.1 CmGMP基因的克隆 | 第26-29页 |
2.1.1 CmGMP基因ORF的克隆与GMP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26-28页 |
2.1.2 CmGMP蛋白理化性质预测与分析 | 第28页 |
2.1.3 CmGMP蛋白跨膜结构和亚细胞定位预测与分析 | 第28-29页 |
2.2 CmGME基因的克隆 | 第29-32页 |
2.2.1 CmGME基因ORF的克隆与GME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29-31页 |
2.2.2 CmGME蛋白理化性质预测与分析 | 第31-32页 |
2.2.3 CmGME蛋白跨膜结构和亚细胞定位预测与分析 | 第32页 |
2.3 CmGGP基因的克隆 | 第32-35页 |
2.3.1 CmGGP基因ORF的克隆与GGP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32-34页 |
2.3.2 CmGGP蛋白理化性质预测与分析 | 第34-35页 |
2.3.3 CmGGP蛋白跨膜结构和亚细胞定位预测与分析 | 第35页 |
2.4 CmGPP基因的克隆 | 第35-38页 |
2.4.1 CmGPP基因ORF的克隆与GPP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35-37页 |
2.4.2 CmGPP蛋白理化性质预测与分析 | 第37页 |
2.4.3 CmGPP蛋白跨膜结构和亚细胞定位预测与分析 | 第37-38页 |
2.5 CmGalDH基因的克隆 | 第38-41页 |
2.5.1 CmGalDH基因ORF的克隆与Ga1DH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38-40页 |
2.5.2 CmGalDH蛋白理化性质预测与分析 | 第40页 |
2.5.3 CmGalDH蛋白跨膜结构和亚细胞定位预测与分析 | 第40-41页 |
2.6 CmGalLDH基因的克隆 | 第41-45页 |
2.6.1 CmGalLDH基因ORF的克隆与GPP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41-44页 |
2.6.2 CmGalLDH蛋白理化性质预测与分析 | 第44-45页 |
2.6.3 CmGalLDH蛋白跨膜结构和亚细胞定位预测与分析 | 第45页 |
2.7 CmPME1基因的克隆 | 第45-49页 |
2.7.1 CmPME1基因ORF的克隆与PME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45-48页 |
2.7.2 CmPME1蛋白理化性质预测与分析 | 第48页 |
2.7.3 CmPME1蛋白跨膜结构和亚细胞定位预测与分析 | 第48-49页 |
2.8 CmPG1基因的克隆 | 第49-53页 |
2.8.3 CmPG1基因ORF的克隆与PG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49-51页 |
2.8.4 CmPG1蛋白理化性质预测与分析 | 第51-52页 |
2.8.5 CmPG1蛋白跨膜结构和亚细胞定位预测与分析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柚抗坏血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3-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1.1 材料 | 第53页 |
1.2 仪器和试剂 | 第53页 |
1.3 方法 | 第53-55页 |
1.3.1 柚汁胞总RNA的提取 | 第53页 |
1.3.2 cDNA的合成 | 第53页 |
1.3.3 荧光定量PCR | 第53-5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0页 |
2.1 柚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抗坏血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5-60页 |
2.1.1 柚果实发育不同时期CmGMP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5-56页 |
2.1.2 柚果实发育不同时期CmGME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6页 |
2.1.3 柚果实发育不同时期CmGGP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6页 |
2.1.4 柚果实发育不同时期CmGPP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6-57页 |
2.1.5 柚果实发育不同时期CmGalDH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7页 |
2.1.6 柚果实发育不同时期CmGalLDH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7-58页 |
2.1.7 柚果实发育不同时期CmPME1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8-59页 |
2.1.8 柚果实发育不同时期CmPG1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9-60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60-64页 |
1 抗坏血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意义 | 第60页 |
2 抗坏血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与抗坏血酸含量的关系 | 第60-64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