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双层永磁体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2 感应电机 | 第11页 |
1.2.3 磁阻电机 | 第11-13页 |
1.2.4 永磁电机 | 第13-15页 |
1.3 永磁同步电机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3.1 切向式IPMSM | 第15-17页 |
1.3.2 径向式IPMSM | 第17-21页 |
1.3.3 混合式IPMSM | 第21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1-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23-24页 |
第二章 IPMSM-DPM结构及优化分析 | 第24-36页 |
2.1 IPMSM-DPM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4-26页 |
2.1.1 电机结构 | 第24-25页 |
2.1.2 基本方程 | 第25-26页 |
2.2 单边气隙长度分析 | 第26-28页 |
2.3 齿槽转矩的削弱 | 第28-30页 |
2.3.1 定子槽口宽度优化 | 第28-29页 |
2.3.2 定子斜槽 | 第29-30页 |
2.4 转子结构优化 | 第30-32页 |
2.4.1 转子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2.4.2 隔磁桥间距Rib优化 | 第31-32页 |
2.4.3 磁桥O2优化分析 | 第32页 |
2.5 永磁体尺寸参数优化 | 第32-35页 |
2.5.1 优化分析 | 第32-34页 |
2.5.2 PM_2优化分析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IPMSM-DPM电磁特性对比分析 | 第36-52页 |
3.1 MTPA控制策略 | 第36-37页 |
3.2 不同槽数对比分析 | 第37-46页 |
3.2.1 弱磁能力 | 第38页 |
3.2.2 损耗与效率 | 第38-43页 |
3.2.3 功率因数 | 第43-45页 |
3.2.4 转矩脉动 | 第45-46页 |
3.3 单、双层永磁体转子结构对比分析 | 第46-51页 |
3.3.1 单层永磁体转子结构 | 第46-47页 |
3.3.2 电感与输出转矩 | 第47-50页 |
3.3.3 损耗与效率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IPMSM-DPM多物理场分析 | 第52-60页 |
4.1 转子应力校验 | 第52-54页 |
4.1.1 转子受力分析 | 第52页 |
4.1.2 材料属性 | 第52-53页 |
4.1.3 常温下转子应力 | 第53页 |
4.1.4 高温下转子应力 | 第53-54页 |
4.2 IPMSM温度场计算模型 | 第54-59页 |
4.2.1 数学模型与冷却方式 | 第54-55页 |
4.2.2 求解域模型 | 第55页 |
4.2.3 散热系数 | 第55-56页 |
4.2.4 热源分析与计算 | 第56页 |
4.2.5 电枢绕组铜耗 | 第56页 |
4.2.6 铁心损耗 | 第56-57页 |
4.2.7 IPMSM-DPM温度场分布 | 第57-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样机制作与试验研究 | 第60-68页 |
5.1 样机参数与工程图 | 第60-62页 |
5.1.1 样机参数 | 第60页 |
5.1.2 样机工程图 | 第60-62页 |
5.2 样机与试验平台 | 第62-64页 |
5.3 样机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4-67页 |
5.3.1 电阻特性 | 第64页 |
5.3.2 电感特性 | 第64-65页 |
5.3.3 空载感应电动势 | 第65-66页 |
5.3.4 输出转矩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1页 |
6.1 课题总结 | 第68-69页 |
6.2 课题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