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1 光环境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 第11页 |
1.2 光强的进展 | 第11-12页 |
1.3 光照时间的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4 光质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4.1 光质在蔬菜育苗上的应用 | 第12-13页 |
1.4.2 光质在芽苗菜栽培上的应用 | 第13-14页 |
1.4.3 光质在瓜果类栽培上的应用 | 第14页 |
1.4.4 光质在叶菜栽培上的应用 | 第14-15页 |
1.5 设施农业中人工光源的应用 | 第15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补充远红光和红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7-24页 |
2.1 试验场地与材料 | 第17页 |
2.1.1 试验场地 | 第17页 |
2.1.2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2.2.1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2.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8页 |
2.2.3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8-21页 |
2.3.1 白天远红光和夜间红光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18-19页 |
2.3.2 白天远红光和夜间红光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3 白天远红光和夜间红光处理对番茄幼苗茎叶中IAA和GA3含量的影响 | 第20-21页 |
2.4 讨论 | 第21-23页 |
2.4.1 光敏色素对番茄幼苗形态建成、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1-22页 |
2.4.2 白天远红光和夜间红光对叶绿素含量的调控 | 第22页 |
2.4.3 白天远红光和夜间红光对IAA和GA3含量的调控 | 第22-23页 |
2.5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在不同时段补蓝光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24-31页 |
3.1 试验场地和材料 | 第24页 |
3.1.1 试验场地 | 第24页 |
3.1.2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4-26页 |
3.2.1 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3.2.2 播种催芽和栽培处理 | 第25页 |
3.2.3 栽培处理 | 第25-26页 |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6页 |
3.4 统计分析 | 第26页 |
3.5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3.5.1 不同时段补蓝光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 第26-27页 |
3.5.2 不同时段补蓝光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 第27-29页 |
3.6 讨论 | 第29-30页 |
3.7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不同生长阶段补充红蓝光对生菜生长、品质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1-46页 |
4.1 试验场地和材料 | 第31页 |
4.1.1 试验场地 | 第31页 |
4.1.2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4.2.1 试验设计 | 第31-33页 |
4.2.2 播种催芽 | 第33页 |
4.2.3 栽培处理 | 第33页 |
4.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3-34页 |
4.3.1 生长指标测定 | 第33页 |
4.3.2 营养指标测定 | 第33页 |
4.3.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33-34页 |
4.3.4 光合指标的测定 | 第34页 |
4.4 统计分析 | 第34页 |
4.5 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4.5.1 在不同生长阶段补红蓝光对生菜各生长阶段生长的影响 | 第34-35页 |
4.5.2 在不同生长阶段补红蓝光对生菜生长增长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4.5.3 在不同生长阶段补红蓝光对生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37-38页 |
4.5.4 在不同生长阶段补红蓝光对生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4.5.5 在不同生长阶段补红蓝光对生菜光合指标的影响 | 第40-41页 |
4.6 讨论 | 第41-45页 |
4.6.1 在不同生长阶段补红蓝光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 第41-43页 |
4.6.2 在不同生长阶段补红蓝光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 第43-44页 |
4.6.3 在不同生长阶段补充红蓝光对生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4页 |
4.6.4 在不同生长阶段补充红蓝光对生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4.7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