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病害隧道健康状态评估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隧道病害分类 | 第14-15页 |
1.2.2 隧道病害分级现状 | 第15-17页 |
1.2.3 隧道结构健康评估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方法 | 第18-2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论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运营病害隧道健康评估指标体系 | 第21-28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运营隧道健康状态影响因子的构成 | 第21-22页 |
2.3 运营隧道健康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22页 |
2.4 运营隧道健康状态综合评估指标的选取 | 第22-27页 |
2.4.1 衬砌裂缝 | 第23-24页 |
2.4.2 渗漏水 | 第24-25页 |
2.4.3 路面 | 第25页 |
2.4.4 检修道 | 第25-26页 |
2.4.5 排水系统 | 第26页 |
2.4.6 洞口、洞门 | 第26-27页 |
2.4.7 其他病害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云模型基本理论 | 第28-38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云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29-32页 |
3.2.1 云模型的定义 | 第29-31页 |
3.2.2 云模型的数字特征 | 第31页 |
3.2.3 云模型的3En规则 | 第31-32页 |
3.3 云发生器 | 第32-35页 |
3.3.1 正向云发生器 | 第32-33页 |
3.3.2 逆向云发生器 | 第33-34页 |
3.3.3 条件云发生器 | 第34-35页 |
3.4 云发生器的误差 | 第35-37页 |
3.4.1 正态随机数的生成的原理 | 第35-36页 |
3.4.2 正态云模型的统计分析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隧道健康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第38-48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评估指标权重的特点 | 第38-39页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39-47页 |
4.3.1 层次分析法 | 第39-42页 |
4.3.2 熵权法 | 第42-46页 |
4.3.3 综合权重的确定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运营隧道健康评估云模型的构建 | 第48-59页 |
5.1 引言 | 第48-50页 |
5.2 样本的选择 | 第50-51页 |
5.3 云发生器的选择与编制 | 第51-53页 |
5.4 云模型的构建 | 第53-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评估体系实例验证 | 第59-67页 |
6.1 引言 | 第59页 |
6.2 新评估体系评估结果 | 第59-67页 |
6.2.1 具体实例分析 | 第59-63页 |
6.2.2 整体样本评估结果 | 第63-67页 |
第7章 总结 | 第67-69页 |
主要工作及成果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