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胜利油田东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1 导论第13-1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页
   ·研究设计及方法第13-14页
     ·研究目的第13-14页
     ·研究问题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论文主体内容第14-15页
   ·创新说明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5页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说明第15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5页
2 生态农业基本理论综述第15-27页
   ·生态农业的基本理论第15-23页
     ·生态农业的概念第15-17页
     ·生态农业的特征第17页
     ·生态农业依据的原理第17-18页
     ·生态农业的模式第18-20页
     ·生态农业系统的评价第20-23页
   ·生态农业产业化第23页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定义第23页
     ·生态农业产业化原则和要素第23页
   ·中国的生态农业第23-27页
     ·中国传统的农业生态思想与实践第23-24页
     ·中国现代农业的生态环境问题第24-26页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第26-27页
3. 油区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调查分析第27-48页
   ·胜利油田东营区域基本情况第27-31页
     ·自然环境第28-29页
     ·资源条件第29-31页
   ·胜利油田东营区域农业发展情况第31-34页
     ·东营区农业基本情况第31-32页
     ·东营生态农业发展概况第32-33页
     ·东营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第33-34页
   ·油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第34-42页
     ·油田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第34-38页
     ·胜利油田在东营区的开发第38-39页
     ·胜利油田对环境的污染情况第39-42页
     ·盗油泄漏污染第42页
   ·胜利油田的环境治理第42-45页
     ·绿色油田建设的要求第42-43页
     ·绿色油田建设成果第43-45页
   ·油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第45-47页
     ·油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第45-46页
     ·油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劣势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4 东营区域县级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第48-72页
   ·县情分析第48-52页
     ·自然环境第48-49页
     ·自然资源第49页
     ·社会经济情况第49-50页
     ·农业发展概况第50-52页
   ·垦利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第52-62页
     ·上农下渔第52-53页
     ·沼气第53-55页
     ·秸秆利用第55-57页
     ·测土施肥第57-59页
     ·生物防治第59-61页
     ·生态观光农业第61-62页
   ·垦利县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第62-70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63-64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64-66页
     ·指标权重的具体计算及结果第66-68页
     ·垦利县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第68-70页
   ·小结第70-72页
5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评价第72-87页
   ·东营市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72-75页
     ·东营市的经济发展情况第72-73页
     ·东营市的产业结构情况第73-75页
   ·东营市冬枣产业发展情况第75-76页
     ·东营市冬枣的发展过程第75-76页
     ·东营市冬枣的发展成效第76页
   ·东营市冬枣产业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析第76-81页
     ·冬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第76-78页
     ·冬枣生态农业产业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第78-80页
     ·东营冬枣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总结第80-81页
   ·东营市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评价第81-84页
     ·生态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第81页
     ·各指标值和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第81-83页
     ·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评价标准第83-84页
     ·东营生态农业产业化评价第84页
   ·东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评估第84-86页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协调度第84-85页
     ·协调度评估指标体系第85-86页
     ·结果分析第86页
   ·小结第86-87页
6 东营区域庭院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第87-108页
   ·研究背景第87-88页
   ·研究说明第88-90页
     ·研究目的第88页
     ·研究内容第88-89页
     ·调查方法第89页
     ·抽样说明第89-90页
   ·沼气项目的实施情况第90-95页
     ·农户基本信息第90-91页
     ·农户沼气的使用情况第91-93页
     ·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情况第93-94页
     ·沼气池的原料供应第94页
     ·沼气池的维护第94-95页
   ·沼气项目对农户的影响第95-101页
     ·沼气项目对农户的经济影响第95-97页
     ·沼气项目对农户的社会影响第97-99页
     ·沼气项目对农村女性的影响第99-101页
   ·庭院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第101-107页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01-102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102-104页
     ·农户沼气型庭院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第104-107页
   ·小结第107-108页
7 结论与讨论第108-111页
   ·结论第108-109页
   ·讨论第109-111页
     ·生态农业补偿机制第109页
     ·生态农业融资渠道第109-110页
     ·生态农业补偿方式第110页
     ·生态农业补偿监督与验收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8页
附录一:"沼气国债项目"项目户调查问卷第118-123页
附录二:"沼气国债项目"非项目户调查问卷第123-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个人简历第12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为影响下渤海渔业资源的衰退机制
下一篇:以高技术为支撑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