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图表目录 | 第14-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7页 |
第一节 海洋渔业资源概况 | 第18-22页 |
1. 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现状与变化趋势 | 第18-19页 |
2. 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 | 第19-22页 |
第二节 渤海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概况 | 第22-27页 |
1. 渤海区域特征 | 第22页 |
2. 渔业资源生物量的变化 | 第22-23页 |
3. 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变化 | 第23-24页 |
4. 渔业资源生物体长、体重、年龄和繁殖力的变化 | 第24页 |
5. 渔业生态环境质量和渔业捕捞强度的变化 | 第24-27页 |
第三节 人为活动及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 | 第27-35页 |
1. 环境污染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 第27-29页 |
2. 河流径流输入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 第29-30页 |
3. 渔业捕捞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 第30-31页 |
4. 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 第31-35页 |
第四节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第二章 渤海氮、磷及主要渔业资源生物群落变化 | 第37-75页 |
第一节 渤海氮、磷浓度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 第37-46页 |
1. 渤海海水氮磷的浓度 | 第38-40页 |
2. 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盐 | 第40-43页 |
3. 氮、磷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43-46页 |
第二节 渤海主要渔业资源结构的演变分析 | 第46-54页 |
1. 渤海鱼类聚类分析 | 第46-48页 |
2. 渤海简化食物网 | 第48-49页 |
3. 主要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 | 第49-54页 |
第三节 近50 年来渤海渔业资源结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62页 |
1. 渤海捕捞渔获物营养级的变化 | 第54-56页 |
2. 渤海捕捞渔获物平均营养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62页 |
第四节 渔业捕捞对渤海渔业资源及生态系统影响的模型研究 | 第62-75页 |
1. 模型原理及参数设置 | 第62-65页 |
2. 不同捕捞水平下渤海生态系统属性指标的变化分析 | 第65-71页 |
3. 渔业捕捞对关键功能组变化的影响 | 第71-72页 |
4. 渔业捕捞对能量传递效率的影响 | 第72-73页 |
5. 渔业捕捞对渤海生态系统属性的影响 | 第73-75页 |
第三章 汞、镉、铅和石油烃污染对渤海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影响 | 第75-105页 |
第一节 汞对渤海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影响 | 第75-85页 |
1. 渤海海水和沉积物中汞的浓度 | 第76-79页 |
2. 渤海生物对汞的积累规律 | 第79-82页 |
3. 汞对渤海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致死效应 | 第82-85页 |
第二节 石油烃对渤海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影响 | 第85-93页 |
1. 渤海海水石油烃浓度的变化 | 第85-87页 |
2. 生物体对石油烃的积累 | 第87-89页 |
3. 石油烃对渤海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致死效应 | 第89-93页 |
第三节 镉、汞、铅和石油烃复合污染对渤海湾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影响初探 | 第93-105页 |
1. 模型原理 | 第94-95页 |
2. 近10 年渤海湾近岸海域海水中镉、汞、铅和石油烃的变化 | 第95-96页 |
3. 镉、汞、铅和石油烃对生物的长期致死率 | 第96-101页 |
4. 镉、汞、铅和石油烃对生物的复合污染效应 | 第101-105页 |
第四章 渤海湾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现状分析 | 第105-130页 |
第一节 渤海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 第105-114页 |
1. 采样与分析 | 第105-106页 |
2. 渤海湾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第106-108页 |
3. 不同站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变化 | 第108-110页 |
4. 渤海湾各站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变化 | 第110-111页 |
5. 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 第111-114页 |
第二节 渤海湾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 | 第114-125页 |
1. 采样与分析 | 第114-116页 |
2.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 第116-121页 |
3. 与运用化学指标评价结果的比较 | 第121-125页 |
第三节 渤海湾渔业资源现状 | 第125-130页 |
·-2006 年渤海湾渔业资源量的变化 | 第125页 |
·-2006 年渤海湾夏秋季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 | 第125-130页 |
结语 | 第130-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8页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148-149页 |
致谢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