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谦之文化哲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朱谦之文化哲学思想的理论背景 | 第14-23页 |
第一节 朱谦之文化哲学思想的时代背景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朱谦之文化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5-23页 |
一、西方哲学理论 | 第15-19页 |
二、传统儒家文化 | 第19-20页 |
三、梁漱溟文化思想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朱谦之文化哲学思想主要内容 | 第23-33页 |
第一节 文化及其类型 | 第23-27页 |
一、文化的释义 | 第23-25页 |
二、文化的类型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中国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 第27-33页 |
一、中国文化时空说 | 第27-29页 |
二、中国文化的地理分布 | 第29-31页 |
三、中国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朱谦之对中国文化的反思与展望 | 第33-41页 |
第一节 批判传统文化思潮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批判全盘西化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对中国文化的展望 | 第37-41页 |
一、南方文化的优势 | 第37-39页 |
二、南方文化运动的影响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朱谦之文化哲学理论的意义及局限 | 第41-49页 |
第一节 朱谦之文化哲学理论的意义 | 第41-44页 |
一、承认文化的多样性 | 第41-42页 |
二、解决各种现实文化问题 | 第42-43页 |
三、确立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朱谦之文化哲学理论的局限性 | 第44-49页 |
一、文化发展理论的限度 | 第45-46页 |
二、夸大地理作用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三、大同文化的局限性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