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关于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关于区域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内容结构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15-16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2 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京津冀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16-27页 |
2.1 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第16-24页 |
2.1.1 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 第16-17页 |
2.1.2 旅游市场增长较快 | 第17-20页 |
2.1.3 旅游产业形象日趋明显 | 第20-21页 |
2.1.4 区内旅游发展差异较大 | 第21-22页 |
2.1.5 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有较大改善 | 第22-23页 |
2.1.6 交通建设成就明显 | 第23-24页 |
2.2 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2.2.1 旅游资源互补性差,旅游文化凝聚力弱 | 第24页 |
2.2.2 实质性旅游合作较少,政府未能发挥引导合作的作用 | 第24页 |
2.2.3 旅游产品缺乏创新,精品景点少 | 第24-25页 |
2.2.4 旅游环境破坏严重,碳排放不容忽视 | 第25页 |
2.2.5 三地交通体系不完善,旅游交通压力大 | 第25-27页 |
3 京津冀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性分析 | 第27-33页 |
3.1 差异测算指标及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3.1.1 差异测算指标的选取 | 第27页 |
3.1.2 差异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3.2 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差异性分析 | 第28-30页 |
3.3 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差异性分析 | 第30-33页 |
4 京津冀区域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33-57页 |
4.1 实证研究方法介绍 | 第33-35页 |
4.1.1 模型基本理论 | 第33-34页 |
4.1.2 模型的检验与估计 | 第34-35页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4.2.1 变量的选取 | 第35-36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36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36-57页 |
4.3.1 区域整体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4.3.2 北京地区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5页 |
4.3.3 天津地区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51页 |
4.3.4 河北地区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7-61页 |
5.1 本文的结论 | 第57-58页 |
5.2 本文的建议 | 第58-61页 |
5.2.1 确保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大乡村旅游扶持力度 | 第58页 |
5.2.2 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保障旅游业持续发展 | 第58-59页 |
5.2.3 加强交通基础建设,提高旅游可进入性 | 第59页 |
5.2.4 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升旅游队伍的服务水平 | 第59-60页 |
5.2.5 加强地区间旅游合作,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