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3-20页 |
2.1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相关文献回顾 | 第13-14页 |
2.2 政治关联对企业债务融资影响的文献回顾 | 第14-16页 |
2.3 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文献回顾 | 第16-18页 |
2.3.1 政治关联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 | 第16-17页 |
2.3.2 政治关联会对企业价值造成损害 | 第17-18页 |
2.3.3 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没有显著的影响 | 第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3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3.1 制度背景 | 第20-22页 |
3.1.1 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制度背景 | 第20-21页 |
3.1.2 我国市场化改革中的制度背景 | 第21-22页 |
3.2 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3.2.1 寻租理论 | 第22-23页 |
3.2.2“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理论 | 第2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4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24-30页 |
4.1 政治关联与金融负债的联系 | 第24-27页 |
4.2 政治关联的融资(金融负债)效应对民营企业价值的影响 | 第27-2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5 研究设计 | 第30-35页 |
5.1 样本选择 | 第30页 |
5.2 变量定义 | 第30-33页 |
5.2.1 被解释变量 | 第30-31页 |
5.2.2 解释变量 | 第31页 |
5.2.3 控制变量 | 第31-33页 |
5.3 模型设定 | 第33-35页 |
6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35-50页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6.1.1 政治关联样本的比例分布 | 第35页 |
6.1.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35-36页 |
6.2 相关性检验分析 | 第36-37页 |
6.3 回归检验分析 | 第37-47页 |
6.3.1 政治关联对金融负债的影响 | 第38-42页 |
6.3.2 政治关联的融资效应(金融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第42-47页 |
6.4 稳健性检验 | 第47-4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0-5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7.2 政策性建议 | 第51-52页 |
7.3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 | 第60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