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3 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1.3.2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 1.4.1 课堂管理 | 第12-13页 |
| 1.4.2 激励 | 第13页 |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8页 |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5.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18页 |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第18-24页 |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 2.2 研究设计 | 第19-24页 |
| 2.2.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2.2.2 研究工具 | 第20页 |
| 2.2.3 研究对象 | 第20-23页 |
| 2.2.4 研究步骤 | 第23-24页 |
| 第3章 K中职学校教师课堂管理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24-51页 |
| 3.1 课堂人际关系管理现状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4-32页 |
| 3.1.1 师生关系 | 第24-30页 |
| 3.1.2 生生关系 | 第30-32页 |
| 3.2 课堂环境管理现状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2-40页 |
| 3.2.1 课堂物理环境 | 第33-35页 |
| 3.2.2 课堂心理环境 | 第35-40页 |
| 3.3 课堂教学活动管理现状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0-44页 |
| 3.4 课堂纪律管理现状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4-51页 |
| 3.4.1 课堂规则 | 第44-48页 |
| 3.4.2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 第48-51页 |
| 第4章 激励理论视角下K中职学校教师课堂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1-56页 |
| 4.1 存在问题 | 第51-54页 |
| 4.1.1 课堂人际关系管理方面 | 第51-52页 |
| 4.1.2 课堂环境管理方面 | 第52-53页 |
| 4.1.3 课堂教学活动管理方面 | 第53页 |
| 4.1.4 课堂纪律管理方面 | 第53-54页 |
| 4.2 原因分析 | 第54-56页 |
| 4.2.1 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 第54-55页 |
| 4.2.2 职业道德逐渐弱化 | 第55页 |
| 4.2.3 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 第55页 |
| 4.2.4 课堂管理能力明显不足 | 第55-56页 |
| 第5章 基于激励理论的提高K中职学校教师课堂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 第56-64页 |
| 5.1 树立科学的课堂管理理念 | 第56-57页 |
| 5.1.1 树立“以生为本”的课堂管理理念 | 第56页 |
| 5.1.2 树立“平等民主”的课堂管理理念 | 第56页 |
| 5.1.3 树立“管理即教学”的课堂管理理念 | 第56-57页 |
| 5.2 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 | 第57-59页 |
| 5.2.1 关注、满足不同学生的内心需求 | 第57页 |
| 5.2.2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 第57-58页 |
| 5.2.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 第58-59页 |
| 5.3 实施有效的课堂环境调控 | 第59-60页 |
| 5.3.1 课堂物理环境调控 | 第59-60页 |
| 5.3.2 课堂心理环境调控 | 第60页 |
| 5.4 追求卓越的课堂教学效果 | 第60-61页 |
| 5.4.1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 第60-61页 |
| 5.4.2 灵活课堂教学方法 | 第61页 |
| 5.4.3 探索实施多元化学生评价 | 第61页 |
| 5.5 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 第61-64页 |
| 5.5.1 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 第61-62页 |
| 5.5.2 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与处理 | 第62-64页 |
| 结语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附录 | 第67-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