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第11-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4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4-17页 |
1.4.1 国内外设计实践 | 第14-15页 |
1.4.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4页 |
2.1 城市家具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城市景观的概念 | 第17页 |
2.1.3 城市家具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 其他相关理论 | 第18-23页 |
2.2.1 地域文化的特征 | 第18-19页 |
2.2.2 城市家具的分类 | 第19-22页 |
2.2.3 城市家具的作用 | 第22-23页 |
2.3 相互之间的联系 | 第23-24页 |
第3章 重庆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家具现状研究 | 第24-33页 |
3.1 重庆市自然条件分析 | 第24-26页 |
3.1.1 地形条件 | 第24-25页 |
3.1.2 水文条件 | 第25-26页 |
3.1.3 气候条件 | 第26页 |
3.2 重庆市人文背景分析 | 第26-30页 |
3.2.1 古代传统文化 | 第27-28页 |
3.2.2 近现代历史文化 | 第28-30页 |
3.3 重庆市城市家具现存的问题 | 第30-31页 |
3.3.1 缺乏地域文化特色 | 第30-31页 |
3.3.2 缺乏整体感和规范性 | 第31页 |
3.3.3 缺乏与周边环境的联系性 | 第31页 |
3.4 对问题的思考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城市家具的设计研究 | 第33-39页 |
4.1“融入”的内涵 | 第33页 |
4.2 地域文化融入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4.3 地域文化融入的意义 | 第34-36页 |
4.3.1 地域文化的融入对和而不同的艺术追求的推动 | 第34-35页 |
4.3.2 地域文化的融入对传承和创新的影响 | 第35-36页 |
4.4 地域文化融入的方法 | 第36-38页 |
4.4.1 抽象提炼 | 第36-37页 |
4.4.2 情景再现 | 第37-38页 |
4.4.3 象征隐喻 | 第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重庆磁器口城市家具设计实践 | 第39-54页 |
5.1 磁器口区位分析 | 第39-40页 |
5.2 磁器口现状分析 | 第40-43页 |
5.2.1 地形分析 | 第40-41页 |
5.2.2 建筑风格 | 第41页 |
5.2.3 空间格局 | 第41-42页 |
5.2.4 周边人群 | 第42页 |
5.2.5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5.3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设计理念 | 第43-45页 |
5.4 地域文化背景下遵循的设计原则 | 第45-46页 |
5.4.1 地域优先原则 | 第45页 |
5.4.2 系统设计原则 | 第45页 |
5.4.3 优化创新原则 | 第45-46页 |
5.5 融入码头文化的城市家具要素的设计思考 | 第46-53页 |
5.5.1 如何从造型上表达磁器口码头的地域文化特点 | 第46-49页 |
5.5.2 如何从色彩上烘托磁器口码头的典型性 | 第49-51页 |
5.5.3 为什么在现代设计中强调材料本土化 | 第51-5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注释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