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插件机研发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插件机的发展状况 | 第11-14页 |
1.2.2 机器视觉的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1.2.3 运动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15-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插件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 第18-36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插件机的主要结构和技术指标 | 第18-19页 |
2.2.1 插件机的主要结构 | 第18-19页 |
2.2.2 插件机的技术指标 | 第19页 |
2.3 插件机工作原理及流程 | 第19-24页 |
2.3.1 插件机的工作原理 | 第20-23页 |
2.3.2 插件机工作流程 | 第23-24页 |
2.4 运动控制系统硬件选型与电路设计 | 第24-31页 |
2.4.1 插件机各轴功能介绍 | 第24-25页 |
2.4.2 运动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第25-28页 |
2.4.3 运动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第28-31页 |
2.5 龙门双驱控制系统研究 | 第31-33页 |
2.6 运动控制系统中的PID控制原理 | 第33-3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插件机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第36-49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图像采集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36-38页 |
3.2.1 基于移动相机的图像采集系统 | 第36-37页 |
3.2.2 基于固定相机的图像采集系统 | 第37-38页 |
3.3 图像采集系统的标定 | 第38-46页 |
3.3.1 相机参数标定 | 第38-39页 |
3.3.2 基于移动相机的误差标定 | 第39-45页 |
3.3.3 基于固定相机的误差标定 | 第45-46页 |
3.4 标定结果的实际应用 | 第46-48页 |
3.4.1 移动相机 | 第47页 |
3.4.2 固定相机 | 第47-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插件机图像处理算法 | 第49-64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图像增强算法 | 第49-51页 |
4.3 元器件引脚识别算法 | 第51-56页 |
4.3.1 普通引脚识别算法 | 第51-54页 |
4.3.2 带焊锡引脚识别算法 | 第54-56页 |
4.4 元器件轮廓识别算法 | 第56-61页 |
4.4.1 边缘提取 | 第56-59页 |
4.4.2 直线拟合 | 第59-61页 |
4.5 圆拟合算法 | 第61-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插件机性能测试 | 第64-70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图像处理精度测试 | 第64-65页 |
5.3 机械精度测试 | 第65-68页 |
5.4 插件速度测试 | 第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