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钢管约束混凝土的特点及发展状况 | 第10-12页 |
1.2 火灾后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钢管约束混凝土柱常温下力学性能研究 | 第13-16页 |
1.3.2 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火灾后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火灾后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 | 第18-50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试验概况 | 第18-22页 |
2.2.1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第18-20页 |
2.2.2 材性试验 | 第20-22页 |
2.2.3 试验步骤 | 第22页 |
2.3 升、降温试验阶段 | 第22-31页 |
2.3.1 试验过程 | 第22-24页 |
2.3.2 试验现象 | 第24-25页 |
2.3.3 试验结果 | 第25-31页 |
2.4 轴压试验阶段 | 第31-49页 |
2.4.1 试验过程 | 第31-32页 |
2.4.2 加载制度 | 第32页 |
2.4.3 试验现象 | 第32-36页 |
2.4.4 破坏模式分析 | 第36-37页 |
2.4.5 试验结果 | 第37-4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3章 火灾后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分析 | 第50-73页 |
3.1 引言 | 第50页 |
3.2 温度场有限元模型 | 第50-59页 |
3.2.1 材料属性及参数选取 | 第50-52页 |
3.2.2 单元类型选取 | 第52页 |
3.2.3 分析步设置 | 第52页 |
3.2.4 接触和约束设置 | 第52-53页 |
3.2.5 温度场和预定义场设置 | 第53页 |
3.2.6 网格划分 | 第53页 |
3.2.7 模型验证 | 第53-59页 |
3.3 力学性能有限元模型 | 第59-67页 |
3.3.1 材料本构及参数选取 | 第59-61页 |
3.3.2 单元类型选取 | 第61页 |
3.3.3 分析步设置 | 第61页 |
3.3.4 接触和约束设置 | 第61-62页 |
3.3.5 荷载与边界条件 | 第62页 |
3.3.6 温度场和预定义场 | 第62页 |
3.3.7 模型验证 | 第62-65页 |
3.3.8 边界条件对比 | 第65-67页 |
3.4 其他试验验证 | 第67-71页 |
3.4.1 火灾后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模拟 | 第67-71页 |
3.4.2 常温下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模拟 | 第7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4章 火灾后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参数分析 | 第73-83页 |
4.1 引言 | 第73页 |
4.2 火灾后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压参数分析 | 第73-78页 |
4.2.1 受火时间 | 第73-74页 |
4.2.2 截面尺寸 | 第74-75页 |
4.2.3 钢管强度 | 第75页 |
4.2.4 钢筋强度 | 第75-76页 |
4.2.5 混凝土强度 | 第76-77页 |
4.2.6 钢管含钢率 | 第77页 |
4.2.7 钢筋配筋率 | 第77-78页 |
4.3 火灾后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短柱剩余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78-80页 |
4.3.1 钢管强度的折减 | 第79页 |
4.3.2 钢筋强度的折减 | 第79-80页 |
4.3.3 混凝土强度的折减 | 第80页 |
4.3.4 剩余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80页 |
4.3.5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80页 |
4.4 火灾后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短柱剩余轴压刚度计算公式 | 第80-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