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碎片撞击信号在整舱定位试验中的无损模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1.1 空间碎片环境 | 第10-11页 |
1.1.2 空间碎片的危害 | 第11-13页 |
1.1.3 声发射在轨感知系统应用进展 | 第13-14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4-19页 |
1.3.1 声发射源定位技术 | 第14-17页 |
1.3.2 板波信号无损激励技术 | 第17-19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超高速撞击声发射信号源定位模拟 | 第21-36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超高速撞击声发射信号特性 | 第21-27页 |
2.2.1 板波特性 | 第21-25页 |
2.2.2 小波变换 | 第25页 |
2.2.3 模态识别 | 第25-27页 |
2.3 声发射信号的源定位方法 | 第27-29页 |
2.3.1 自适应门槛法的到达时刻获取技术 | 第27-28页 |
2.3.2 虚拟波阵面定位技术 | 第28-29页 |
2.4 撞击源定位实验中的模拟手段 | 第29-35页 |
2.4.1 二级轻气炮 | 第29-31页 |
2.4.2 仿真枪枪击 | 第31-33页 |
2.4.3 断铅实验 | 第33页 |
2.4.4 压电式超声激励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压电元件激励无损信号源的有限元模拟 | 第36-46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压电超声激励信号的选取 | 第36-38页 |
3.2.1 频带宽度 | 第36页 |
3.2.2 调制窗函数 | 第36-37页 |
3.2.3 激励信号的频率和步数 | 第37-38页 |
3.2.4 激励信号的幅值 | 第38页 |
3.3 激励信号在板中传播的数值模拟 | 第38-42页 |
3.3.1 仿真模型与材料参数设定 | 第39页 |
3.3.2 网格类型设定和尺寸大小划分 | 第39-40页 |
3.3.3 分析步和输出要求的设定 | 第40-41页 |
3.3.4 载荷加载 | 第41页 |
3.3.5 吸收边界 | 第41-42页 |
3.4 采集信号特征分析 | 第42-45页 |
3.4.1 边界条件对信号特征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2 S0模态特征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无损激励信号源定位有限元模拟研究 | 第46-56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平板结构单点激励信号源定位仿真模拟 | 第46-48页 |
4.2.1 平板结构二维仿真模型 | 第46-47页 |
4.2.2 源定位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4.3 加筋结构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 第48-52页 |
4.3.1 加筋结构二维仿真模型 | 第48-49页 |
4.3.2 加筋结构对激励信号的影响 | 第49-52页 |
4.4 阵列激励信号源定位仿真模拟 | 第52-54页 |
4.4.1 阵列激励二维仿真模型 | 第52页 |
4.4.2 阵列激励时域叠加信号特征 | 第52-54页 |
4.4.3 阵列激励仿真定位结果分析 | 第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无损激励信号源定位的实验验证 | 第56-76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实验系统 | 第56-59页 |
5.2.1 硬件系统 | 第56-57页 |
5.2.2 软件系统 | 第57-59页 |
5.3 大面积铝合金平板定位实验 | 第59-63页 |
5.3.1 S0模态实际波速测定 | 第59-60页 |
5.3.2 最远传播距离分析 | 第60-62页 |
5.3.3 定位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5.4 大面积铝合金加筋板定位实验 | 第63-66页 |
5.4.1 加筋结构及传感器布局 | 第63-64页 |
5.4.2 最远传播距离分析 | 第64-65页 |
5.4.3 定位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5.5 基于“等效激励环”的信号到达时刻时序特性 | 第66-72页 |
5.5.1 等效激励环 | 第66-68页 |
5.5.2 信号到达时刻的时序误差曲线 | 第68-70页 |
5.5.3 信号到达时刻的时序特性 | 第70-72页 |
5.6 基于“等效激励环”的阵列激励定位实验 | 第72-75页 |
5.6.1 阵列激励模型 | 第72-73页 |
5.6.2 阵列激励实验方案 | 第73-74页 |
5.6.3 定位结果分析 | 第74-75页 |
5.7 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