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焦点问题的确定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人格权中财产性利益的保护范围 | 第13-15页 |
二、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不同保护方式 | 第15-17页 |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五节 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司法之困 | 第19-39页 |
第一节 人格权中财产利益受侵害的类型化研究 | 第19-30页 |
一、对人格权中肖像权的财产利益的保护 | 第19-23页 |
二、对人格权中姓名权的财产利益的保护 | 第23-25页 |
三、对人格权中的其他财产利益保护 | 第25-28页 |
四、总结与分析 | 第28-30页 |
第二节 现行司法判决中对人格权中财产利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9页 |
一、在保护范围与保护方式上司法审判中的差异与疑惑 | 第30-31页 |
二、对人格权中财产性利益保护中相关疑难问题的分析和厘清 | 第31-39页 |
第二章 比较法借鉴与学说争鸣 | 第39-47页 |
第一节 比较法上的保护路径 | 第39-45页 |
一、大陆法系 | 第39-43页 |
二、英美法系 | 第43-45页 |
第二节 我国学者对人格权中财产利益之态度 | 第45-47页 |
一、主张将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独立作为权利进行保护 | 第45-46页 |
二、统合在人格权的总体框架内进行保护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对比较法和各学说之反思及借鉴 | 第47-51页 |
第一节、对中国现行法体系的借鉴价值。 | 第47页 |
第二节、借鉴何种方式为优? | 第47-51页 |
第四章 人格权中财产利益保护的请求权基础 | 第51-65页 |
第一节 侵权请求权 | 第52-60页 |
一、侵权请求权对人格权中的财产利益保护的解释与适用 | 第53-56页 |
二、法律后果 | 第56-58页 |
三、侵权请求权对人格权中的财产利益保护方式之优势 | 第58-60页 |
第二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 | 第60-61页 |
一、不当得利请求权对人格权中的财产利益保护的解释与适用 | 第60页 |
二、不当得利请求权对人格权中的财产利益保护方式之优势 | 第60-61页 |
第三节 无因管理请求权 | 第61-62页 |
一、无因管理请求权对人格权中的财产利益保护的解释与适用 | 第61-62页 |
二、无因管理请求权对人格权中的财产利益保护方式之优势 | 第62页 |
第四节 其他请求权基础 | 第62-63页 |
第五节 各请求权竞合的情形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