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热岛效应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7-41页
    1.1 本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1.1.1 课题来源第17页
        1.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1.2 污水处理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第19-26页
        1.2.1 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第19-21页
        1.2.2 污水处理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第21-24页
        1.2.3 气候变化对污水处理的影响第24-26页
    1.3 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第26-32页
        1.3.1 IPCC清单模型方法第26-27页
        1.3.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第27-30页
        1.3.3 污水处理动力学模型方法第30-31页
        1.3.4 仪器采样测量法第31-32页
    1.4 温室气体排放与热岛效应的关系第32-38页
        1.4.1 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和研究进展第32-33页
        1.4.2 温室气体排放与热岛效应的相互关系第33-35页
        1.4.3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城市热岛的研究进展第35-38页
    1.5 研究的目的第38-39页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9-41页
        1.6.1 主要研究内容第39页
        1.6.2 技术路线第39-41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及研究体系的构建第41-68页
    2.1 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材料第41-42页
        2.1.1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第41-42页
        2.1.2 污水处理工艺约束条件设定第42页
    2.2 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评价体系的构建第42-46页
        2.2.1 温室气体排放评价的目标和范围第43-44页
        2.2.2 温室气体排放评价的系统边界第44-45页
        2.2.3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分析与影响评价第45-46页
    2.3 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第46-57页
        2.3.1 污水处理直接温室气体排放第46-51页
        2.3.2 污水处理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第51-54页
        2.3.3 污泥处理处置温室气体排放第54-57页
    2.4 城镇污水处理厂热岛效应研究材料第57-62页
        2.4.1 热红外遥感影像数据第57-58页
        2.4.2 城镇污水处理厂热岛效应研究对象第58-62页
    2.5 城镇污水处理厂热岛效应研究方法第62-68页
        2.5.1 遥感影像地表温度反演原理第62-63页
        2.5.2 污水处理厂地表温度反演方法第63-67页
        2.5.3 污水处理厂热岛效应评价方法第67-68页
第3章 传统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研究第68-110页
    3.1 引言第68页
    3.2 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情景设定第68-69页
    3.3 AAO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第69-77页
        3.3.1 主要工艺参数与研究系统边界第69-70页
        3.3.2 AAO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规律第70-73页
        3.3.3 AAO工艺污水处理直接排放第73-74页
        3.3.4 AAO工艺污水处理间接排放第74-76页
        3.3.5 AAO工艺污泥处置排放第76-77页
    3.4 AO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第77-85页
        3.4.1 主要工艺参数与研究系统边界第77-78页
        3.4.2 AO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规律第78-80页
        3.4.3 AO工艺污水处理直接排放第80-82页
        3.4.4 AO工艺污水处理间接排放第82-83页
        3.4.5 AO工艺污泥处置排放第83-85页
    3.5 氧化沟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第85-92页
        3.5.1 主要工艺参数与研究系统边界第85页
        3.5.2 氧化沟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规律第85-88页
        3.5.3 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直接排放第88-89页
        3.5.4 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间接排放第89-91页
        3.5.5 氧化沟工艺污泥处置排放第91-92页
    3.6 SBR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第92-99页
        3.6.1 主要工艺参数与研究系统边界第92-93页
        3.6.2 SBR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规律第93-94页
        3.6.3 SBR工艺污水处理直接排放第94-96页
        3.6.4 SBR工艺污水处理间接排放第96-98页
        3.6.5 SBR工艺污泥处置排放第98-99页
    3.7 CASS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第99-105页
        3.7.1 主要工艺参数与研究系统边界第99-100页
        3.7.2 CASS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规律第100-101页
        3.7.3 CASS工艺污水处理直接排放第101-103页
        3.7.4 CASS工艺污水处理间接排放第103-104页
        3.7.5 CASS工艺污泥处置排放第104-105页
    3.8 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比较与分析第105-108页
        3.8.1 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比较第105-107页
        3.8.2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第107-108页
        3.8.3 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第108页
    3.9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4章 污水能源资源回收利用处理工艺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研究第110-131页
    4.1 引言第110页
    4.2 污水能源回收处理工艺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第110-116页
        4.2.1 污水能源回收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情景设定第110-111页
        4.2.2 污水能源回收系统研究边界第111-113页
        4.2.3 污水能源回收系统清单数据第113页
        4.2.4 污水能源回收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第113-116页
    4.3 污水再生回用处理工艺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第116-121页
        4.3.1 污水再生回用处理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情景设定第116-118页
        4.3.2 污水再生回用系统研究边界第118-119页
        4.3.3 污水再生回用系统清单数据第119-120页
        4.3.4 污水再生回用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第120-121页
    4.4 污泥磷回收处理工艺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第121-128页
        4.4.1 污水磷回收处理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情景设定第121-124页
        4.4.2 污泥磷回收系统研究边界第124-125页
        4.4.3 污泥磷回收系统清单数据第125页
        4.4.4 污泥磷回收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第125-128页
    4.5 可持续污水处理的政策建议第128-129页
    4.6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第5章 城镇污水处理厂热岛效应研究第131-156页
    5.1 引言第131页
    5.2 苏州市污水处理厂热岛效应研究第131-142页
        5.2.1 苏州城镇污水处理厂热岛强度值第132-137页
        5.2.2 污水处理厂热岛强度与城市热岛强度的对比第137-139页
        5.2.3 苏州市污水处理厂热岛效应影响因素分析第139-142页
    5.3 哈尔滨市污水处理厂热岛效应研究第142-154页
        5.3.1 哈尔滨城镇污水处理厂热岛强度值第143-146页
        5.3.2 污水处理厂热岛强度与城市热岛强度的对比第146-150页
        5.3.3 哈尔滨市污水处理厂热岛效应影响因素分析第150-154页
    5.4 本章小结第154-156页
结论第156-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69-172页
致谢第172-173页
个人简历第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Chinese Tourism in Turkey
下一篇:二氧化碳控排约束下的我国交通运输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