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一)竞争力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二)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第18-19页 |
(三)民族地区竞争力 | 第19-20页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路径 | 第20-2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二)研究路径 | 第2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五、预期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竞争力理论及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36页 |
一、竞争力理论综述 | 第24-32页 |
(一)李斯特生产力理论 | 第24-25页 |
(二)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 | 第25页 |
(三)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第25-26页 |
(四)佩鲁等人的增长极理论 | 第26-27页 |
(五)凡勃伦等人的累积因果理论 | 第27-28页 |
(六)普雷维什等人的中心—外围理论 | 第28-29页 |
(七)杜能和韦伯的区位因素理论 | 第29页 |
(八)波特钻石模型理论 | 第29-30页 |
(九)卢卡斯和罗默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30-31页 |
(十)诺思等人的新制度经济学 | 第31-32页 |
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34页 |
(一)WEF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页 |
(二)IMD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页 |
(三)标杆测定评价方法 | 第32-33页 |
(四)波特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页 |
(五)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 | 第33-34页 |
三、五个民族自治区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五个民族自治区宏观经济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36-53页 |
一、五个民族自治区的宏观经济竞争力落后的共性原因分析 | 第36-43页 |
二、五个民族自治区的宏观经济竞争力落后的个性原因分析 | 第43-53页 |
(一)内蒙古自治区 | 第43-45页 |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 | 第45-47页 |
(三)西藏自治区 | 第47-49页 |
(四)宁夏回族自治区 | 第49-50页 |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第50-53页 |
第四章 五个民族自治区宏观经济竞争力落后原因及对策 | 第53-66页 |
一、五个民族自治区宏观经济竞争力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第53-61页 |
(一)累积因果理论分析 | 第53-54页 |
(二)区位与中心-外围理论分析 | 第54-55页 |
(三)人力资本与创新理论分析 | 第55-58页 |
(四)制度理论分析 | 第58-61页 |
二、提高五个民族自治区宏观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61-66页 |
(一)宏观经济竞争力内生动力机制重建 | 第61-63页 |
(二)国家政策性的支持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
附录B(五个自治区宏观经济竞争力相关数值) | 第76-91页 |
附录C(AK模型结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