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多相电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多相感应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概述 | 第15-21页 |
1.3.1 多相感应电机建模方法 | 第15-17页 |
1.3.2 多相系统PWM调制 | 第17-18页 |
1.3.3 多相电机控制技术 | 第18-20页 |
1.3.4 多相感应电机缺相运行分析与容错控制 | 第20-21页 |
1.3.5 多相感应电机控制其他问题 | 第21页 |
1.4 研究意义及章节安排 | 第21-25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3 章节安排 | 第23-25页 |
第2章 七相感应电机数学模型 | 第25-43页 |
2.1 多相感应电机自然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25-28页 |
2.1.1 多相电机相数 | 第25-26页 |
2.1.2 自然坐标系下多相感应电机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2.2 七相感应电机空间解耦模型 | 第28-34页 |
2.2.1 多相系统空间解耦变换 | 第28-30页 |
2.2.2 七相感应电机空间解耦变换 | 第30-32页 |
2.2.3 七相感应电机空间解耦模型 | 第32-34页 |
2.3 七相感应电机磁动势及谐波分析 | 第34-39页 |
2.3.1 七相感应电机磁动势谐波分析 | 第35-37页 |
2.3.2 七相感应电机谐波电流分析 | 第37-38页 |
2.3.3 七相感应电机谐波转矩分析 | 第38-39页 |
2.4 七相感应电机建模与仿真 | 第39-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七相逆变器SVPWM技术研究 | 第43-70页 |
3.1 七相电压型逆变器空间电压矢量分布 | 第44-46页 |
3.2 七相传统SVPWM | 第46-55页 |
3.2.1 七相传统SVPWM算法及其实现原理 | 第46-50页 |
3.2.2 七相传统SVPWM仿真和实验 | 第50-55页 |
3.3 七相消除3次谐波型SVPWM | 第55-59页 |
3.3.1 消除3次谐波SVPWM原理 | 第55-57页 |
3.3.2 消除3次谐波SVPWM仿真和实验 | 第57-59页 |
3.4 消除3、5次谐波SVPWM | 第59-63页 |
3.4.1 消除3、5次谐波SVPWM原理 | 第59-61页 |
3.4.2 消除3、5次谐波SVPWM仿真和实验 | 第61-63页 |
3.5 消除谐波的七相载波型UVM | 第63-68页 |
3.5.1 消除谐波的七相载波型UVM原理 | 第63-65页 |
3.5.2 消除谐波的七相载波型UVM仿真和实验 | 第65-6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4章 七相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研究 | 第70-81页 |
4.1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七相感应电机矢量控制基本原理 | 第70-72页 |
4.2 基于滞环调节的七相感应电机矢量控制 | 第72-73页 |
4.3 消除谐波SVPWM的七相感应电机矢量控制 | 第73-80页 |
4.3.1 三种PWM调制方法开环仿真 | 第74-76页 |
4.3.2 消除谐波矢量控制闭环仿真 | 第76-78页 |
4.3.3 七相感应电机矢量控制实验 | 第78-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七相感应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 第81-113页 |
5.1 带阻感负载的七相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 | 第82-101页 |
5.1.1 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技术原理 | 第82-83页 |
5.1.2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控制器设计与控制性能分析 | 第83-89页 |
5.1.3 带阻感负载七相逆变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仿真分析 | 第89-98页 |
5.1.4 带阻感负载七相逆变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实验 | 第98-101页 |
5.2 七相感应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 第101-111页 |
5.2.1 七相感应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系统设计 | 第102-104页 |
5.2.2 七相感应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仿真分析 | 第104-11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6章 七相感应电机缺相建模与控制 | 第113-152页 |
6.1 七相感应电机缺相运行的数学模型及电压矢量分布 | 第114-126页 |
6.1.1 缺1相时七相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及电压矢量分布 | 第114-120页 |
6.1.2 缺2相、3相、4相时七相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及电压矢量分布 | 第120-123页 |
6.1.3 缺相情况下仿真分析 | 第123-125页 |
6.1.4 缺相情况下不控空载实验 | 第125-126页 |
6.2 七相感应电机缺相前后保持MMF不变控制 | 第126-134页 |
6.2.1 缺4相故障情况下MMF不变控制 | 第126-129页 |
6.2.2 基于定子铜耗最小的MMF不变控制 | 第129-130页 |
6.2.3 基于电流幅值最小的MMF不变控制 | 第130-132页 |
6.2.4 基于缺相前后MMF不变控制的仿真和实验 | 第132-134页 |
6.3 七相感应电机缺相情况下传统直接转矩控制 | 第134-140页 |
6.3.1 缺相情况下传统DTC原理 | 第134-136页 |
6.3.2 缺相情况下传统DTC仿真 | 第136-140页 |
6.4 七相感应电机缺相情况下基于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 | 第140-147页 |
6.4.1 消除谐波的七相感应电机缺相改进型UVM双模糊PI矢量控制 | 第140-143页 |
6.4.2 缺相情况下消除谐波的矢量控制仿真 | 第143-147页 |
6.5 缺相后带载能力分析 | 第147-151页 |
6.5.1 缺相情况采用MMF不变控制 | 第148-149页 |
6.5.2 缺相情况采用矢量控制 | 第149-151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51-1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52-155页 |
论文结论 | 第152-153页 |
后续展望 | 第153-155页 |
致谢 | 第15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67-169页 |
附录 七相感应电机硬件试验平台设计 | 第169-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