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策量化分析的高校创新创业培育体系政府行为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发展历程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创新创业教育中政府作用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1 创新创业教育 | 第16页 |
2.1.2 政府行为 | 第16-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主体教育理论 | 第17页 |
2.2.2 有限政府理论 | 第17-18页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8页 |
2.2.4 政策文献量化分析 | 第18-20页 |
第三章 高校创新创业培育体系与政府行为现状分析 | 第20-27页 |
3.1 高校创新创业培育体系现状 | 第20-23页 |
3.1.1 高校主导 | 第20页 |
3.1.2 政府引导 | 第20-21页 |
3.1.3 企业支持 | 第21-22页 |
3.1.4 家庭及个人支持 | 第22-23页 |
3.2 高校创新创业培育体系中政府行为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3.2.1 演进现状 | 第23页 |
3.2.2 资金支持 | 第23-24页 |
3.2.3 公共服务 | 第24-25页 |
3.2.4 职能发挥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培育体系中政府行为分析框架设计 | 第27-32页 |
4.1 政策文献的选取 | 第27-29页 |
4.2 政府行为分析维度的确定 | 第29-30页 |
4.3 分析单元的确定 | 第30-31页 |
4.4 编码规则的选择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培育体系中政府行为分析 | 第32-56页 |
5.1 政府行为的维度分析 | 第32-47页 |
5.1.1 演进维度分析政府行为变迁 | 第32-34页 |
5.1.2 府际关系维度分析政策制定 | 第34-44页 |
5.1.3 内容维度分析政府作用范围 | 第44-46页 |
5.1.4 类型维度分析政府职能 | 第46-47页 |
5.2 政府行为的维度间交叉分析 | 第47-52页 |
5.2.1 政府行为的演进维度、内容维度交叉分析 | 第47-49页 |
5.2.2 政府行为的演进维度、类型维度交叉分析 | 第49-50页 |
5.2.3 政府行为的内容维度、类型维度交叉分析 | 第50-52页 |
5.3 培育体系中政府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2-56页 |
5.3.1 管制型政策依赖过多 | 第52-53页 |
5.3.2 府际间权力资源向网络重心倾斜 | 第53-54页 |
5.3.3 经济行为手段干预较多 | 第54-55页 |
5.3.4 舆论引导权使用欠妥 | 第55-56页 |
第六章 优化培育体系中政府行为建议 | 第56-60页 |
6.1 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 第56-57页 |
6.1.1 适当减少管制型政策 | 第56页 |
6.1.2 提高制定政策府际协商程度 | 第56-57页 |
6.2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57-58页 |
6.2.1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 第57页 |
6.2.2 加快服务机构的信息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 | 第57-58页 |
6.3 完善政府权力运行机制 | 第58-60页 |
6.3.1 加强府际权力协调 | 第58-59页 |
6.3.2 强化政府投资监管 | 第59页 |
6.3.3 强化政府文化环境培育的责任意识 | 第59-6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A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文献 | 第65-75页 |
附录B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内容编码表 | 第75-79页 |
附录C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类型编码表 | 第79-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