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鼓式制动器制动尖叫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4 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2 后制动尖叫试验验证 | 第14-18页 |
2.1 后制动系统结构简介 | 第14页 |
2.2 后制动尖叫故障再现试验 | 第14-15页 |
2.3 后制动尖叫道路试验信号采集及分析 | 第15-1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3 后制动尖叫原因初步分析 | 第18-28页 |
3.1 制动尖叫发生机理分析 | 第18-19页 |
3.2 后制动尖叫FTA分析 | 第19-27页 |
3.2.1 原因分析 1-后叉与制动器限位间隙 | 第20-21页 |
3.2.2 原因分析 2-后叉强度 | 第21页 |
3.2.3 原因分析 3-制动器定位结构 | 第21-22页 |
3.2.4 原因分析 4-蹄块强度 | 第22-24页 |
3.2.5 原因分析 5-制动衬片包角 | 第24-25页 |
3.2.6 原因分析 6-制动衬片材料 | 第25页 |
3.2.7 原因分析 7-制动鼓材料 | 第25页 |
3.2.8 原因分析 8-关联部件尺寸配合不良 | 第25-26页 |
3.2.9 原因分析 9-密封不良尘沙进入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后制动蹄有限元和振动试验模态分析及对比 | 第28-40页 |
4.1 有限元法简介 | 第28-31页 |
4.2 后制动蹄三维模型建立 | 第31页 |
4.3 后制动蹄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31-35页 |
4.3.1 Patran软件简介 | 第31页 |
4.3.2 有限元网格划分 | 第31-33页 |
4.3.3 自由模态分析结果 | 第33-35页 |
4.4 振动试验说明 | 第35页 |
4.5 振动试验用测试仪器 | 第35-36页 |
4.6 振动试验原理 | 第36-37页 |
4.7 振动试验操作 | 第37-38页 |
4.8 振动试验结果 | 第38-39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改善方案确定、实施及验证 | 第40-50页 |
5.1 改善方案确定 | 第40-41页 |
5.2 改善方案有限元分析 | 第41-43页 |
5.3 方案实施 | 第43页 |
5.4 实验验证 | 第43-48页 |
5.4.1 新制动蹄振动模态试验 | 第43-45页 |
5.4.2 新蹄块组合压溃试验 | 第45-46页 |
5.4.3 新蹄块组合制动力试验 | 第46页 |
5.4.4 新蹄块组合道路试验 | 第46页 |
5.4.5 新蹄块组合市场验证 | 第46-4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50-52页 |
6.1 总结 | 第50页 |
6.2 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