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检索机论文

社交网络人物搜索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1-28页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1-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25页
        1.2.1 基于社交关系推荐第13-16页
        1.2.2 基于分组信息的推荐第16-18页
        1.2.3 事件话题专家发现第18-21页
        1.2.4 聚类话题专家发现第21-22页
        1.2.5 学术专家发现第22-24页
        1.2.6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24-25页
    1.3 我们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25-28页
第2章 社交网络数据的获取第28-43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深度网络爬虫的不足第28-31页
    2.3 众包爬虫的需求与原理第31-35页
        2.3.1 众包爬虫的需求第31-32页
        2.3.2 众包爬虫的原理第32-35页
    2.4 众包爬虫的实现第35-41页
        2.4.1 协议状态机设计第35页
        2.4.2 用户账号池管理机制第35-37页
        2.4.3 拟人化的爬虫设计第37-41页
    2.5 数据分配第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3章 社交网络数据的宏观特点第43-51页
    3.1 整体情况第43页
    3.2 关注数分布第43-45页
    3.3 粉丝数分布第45-48页
    3.4 微博数分布第48-49页
    3.5 用户标签数分布第49-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社交网络数据的索引系统第51-82页
    4.1 引言第51-52页
    4.2 相关工作第52-56页
        4.2.1 NoSQL与KV Store第52-53页
        4.2.2 缓存感知机制第53-56页
    4.3 THUIRDB的简介第56-59页
    4.4 THUIRDB的实现第59-69页
        4.4.1 预处理第59-61页
        4.4.2 存储结构第61-62页
        4.4.3 搜索结构第62-68页
        4.4.4 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析第68-69页
    4.5 实验与评价第69-79页
        4.5.1 实验准备第69-71页
        4.5.2 实验和评价方法第71-77页
        4.5.3 讨论第77-79页
    4.6 本章小结第79-82页
第5章 社交网络用户的标签扩展第82-103页
    5.1 引言第82-83页
    5.2 相关工作第83-84页
    5.3 问题定义和调研第84-88页
    5.4 我们的方法第88-91页
    5.5 实验第91-99页
        5.5.1 数据集和工具第91页
        5.5.2 研究问题第91页
        5.5.3 训练过程第91-92页
        5.5.4 基线方法第92页
        5.5.5 评价和分析第92-99页
    5.6 讨论第99-102页
    5.7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6章 社交网络用户的标签预测第103-119页
    6.1 概述第103-104页
    6.2 逻辑回归方法的回顾第104-106页
    6.3 两阶段标签预测第106-111页
        6.3.1 亲密好友预测第106-110页
        6.3.2 标签预测第110-111页
    6.4 实验第111-118页
        6.4.1 实验准备第111-112页
        6.4.2 实验结果第112-118页
    6.5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7章 社交网络上的人物排序第119-135页
    7.1 引言第119-120页
    7.2 问题定义第120-121页
    7.3 排序第121-124页
        7.3.1 标准PageRank算法的问题第122-123页
        7.3.2 PageRank算法的改进第123-124页
    7.4 实验第124-134页
        7.4.1 实验数据第124-125页
        7.4.2 实验评价第125-134页
    7.5 本章小结第134-135页
第8章 社交网络隐藏专家的挖掘第135-158页
    8.1 引言第135-140页
    8.2 假设检验第140-145页
        8.2.1 问题1-专家之间的关注第142-144页
        8.2.2 问题2-专家之间的互动第144页
        8.2.3 问题3-专家和兴趣用户的关系第144-145页
    8.3 寻找隐藏专家第145-148页
        8.3.1 伪标注训练语料第146页
        8.3.2 神经网络第146-148页
    8.4 实验第148-155页
        8.4.1 实验的主要目的第148页
        8.4.2 实验设置第148-149页
        8.4.3 实验评价第149-155页
    8.5 样例分析第155-157页
        8.5.1 极端的例子第155-156页
        8.5.2 不好的样例第156页
        8.5.3 正面的样例第156-157页
    8.6 本章小结第157-158页
第9章 总结与展望第158-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67页
致谢第167-16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68-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董仲舒人性论探究
下一篇:哈奇森与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道德哲学中情感地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