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口资源整合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8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 第19-21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2.1 研究的基本概念 | 第21-23页 |
2.1.1 港口和港口群 | 第21-22页 |
2.1.2 港口企业 | 第22页 |
2.1.3 港口资源和港口资源整合 | 第22-23页 |
2.1.4 政府行为 | 第23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2.2.1 政府治理理论 | 第23-25页 |
2.2.2 资源整合理论 | 第25-27页 |
2.2.3 外部效应理论 | 第27-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泉州港口资源整合现状分析 | 第29-42页 |
3.1 泉州港口发展现状 | 第29-37页 |
3.1.1 泉州港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3.1.2 泉州港各港区布局情况 | 第31-32页 |
3.1.3 泉州港口企业情况 | 第32-34页 |
3.1.4 泉州港发展的总体评价 | 第34-37页 |
3.2 泉州港口资源整合现状 | 第37-41页 |
3.2.1 泉州港口资源整合产生的成效 | 第37-38页 |
3.2.2 泉州港口资源整合的不足之处 | 第38-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泉州港口资源整合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 第42-54页 |
4.1 泉州港口资源整合的政府行为现状 | 第42-48页 |
4.1.1 完成总体规划布局 | 第42-43页 |
4.1.2 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 第43-46页 |
4.1.3 健全口岸高效管理体系 | 第46-47页 |
4.1.4 推动市场整体协调发展 | 第47-48页 |
4.2 泉州港口资源整合中的政府行为缺陷 | 第48-51页 |
4.2.1 行政管理体制不合理 | 第49页 |
4.2.2 市场与政府行为间的冲突 | 第49-50页 |
4.2.3 缺乏监督约束机制 | 第50-51页 |
4.3 泉州港口资源政府整合中政府行为缺陷的成因 | 第51-52页 |
4.3.1 相关港航法制不健全 | 第51页 |
4.3.2 政府行为越位、缺位 | 第51-52页 |
4.3.3 政府行为的利益驱动 | 第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国内外港口资源整合的实践及经验借鉴 | 第54-62页 |
5.1 国外港口资源整合的实践 | 第54-55页 |
5.1.1 地中海地区港口运输体系 | 第54页 |
5.1.2 纽约-新泽西港 | 第54-55页 |
5.1.3 莱茵河流域 | 第55页 |
5.2 国内港口资源整合的实践 | 第55-59页 |
5.2.1 长三角港口群资源整合 | 第55-57页 |
5.2.2 珠三角港口群资源整合 | 第57页 |
5.2.3 厦门港资源整合 | 第57-59页 |
5.3 国内外港口资源整合的经验借鉴 | 第59-61页 |
5.3.1 政府主导 | 第59页 |
5.3.2 统一协调规划 | 第59-60页 |
5.3.3 广泛合作 | 第60页 |
5.3.4 发展现代物流 | 第60-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泉州港口资源整合中政府行为优化研究 | 第62-71页 |
6.1 泉州港口资源整合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职能界定 | 第62-65页 |
6.1.1 重新定位泉州港口资源整合中政府的角色 | 第62-63页 |
6.1.2 准确界定泉州港口资源整合中政府的职能 | 第63-64页 |
6.1.3 正确选择泉州港口资源整合的模式 | 第64-65页 |
6.2 泉州港口资源整合政府行为的优化措施 | 第65-70页 |
6.2.1 培育港口治理理念 | 第65-66页 |
6.2.2 供给港航公共产品 | 第66-67页 |
6.2.3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第67-69页 |
6.2.4 保护港口生态环境 | 第69-7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7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71-74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