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特定加工数控系统开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 ·数控技术的发展和特点 | 第11-12页 |
| ·数控编程技术的发展和特点 | 第12页 |
| ·数控雕刻技术的发展和特点 | 第12-13页 |
| ·刀位轨迹生成技术研究 | 第13-15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花纹的种类和数据结构表示 | 第16-29页 |
| ·花纹的种类 | 第16-18页 |
| ·单线花纹 | 第17-18页 |
| ·面域花纹 | 第18页 |
| ·矢量汉字的处理 | 第18-24页 |
| ·字体轮廓控制点的提取 | 第19-20页 |
| ·二次Bezier曲线升阶处理 | 第20-22页 |
| ·中心骨架线的提取 | 第22-24页 |
| ·导入花纹的处理 | 第24-25页 |
| ·自定义字库 | 第25页 |
| ·花纹的数据结构表示 | 第25-28页 |
| ·数据结构的定义 | 第25-26页 |
| ·花纹的数据结构表示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平面刀位轨迹规划 | 第29-46页 |
| ·刀位轨迹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走刀方式的选择 | 第29-32页 |
| ·刀轨相关的基本概念 | 第29-30页 |
| ·走刀方式的选择 | 第30-32页 |
| ·平面刀位轨迹规划算法 | 第32-38页 |
| ·内、外允差 | 第32页 |
| ·轮廓边界刀位点的获取——曲线段的分割 | 第32-38页 |
| ·内外轮廓判定和加工岛的划分 | 第38-44页 |
| ·内外轮廓和加工域判定问题 | 第39页 |
| ·内外轮廓判定算法 | 第39-41页 |
| ·加工域识别问题及解决策略 | 第41-44页 |
| ·单线花纹和加工岛排序 | 第44-45页 |
| ·按角度排序 | 第44-45页 |
| ·按最短距离排序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曲面刀位轨迹规划 | 第46-59页 |
| ·曲面花纹数控雕刻原理 | 第46页 |
| ·投影方式的选择 | 第46-47页 |
| ·近似锥面投影算法 | 第47-49页 |
| ·近似锥面投影算法提出的原则和原理 | 第47-48页 |
| ·算法具体步骤 | 第48-49页 |
| ·投影映射点的取舍 | 第49-50页 |
| ·深度误差处理策略 | 第50-53页 |
| ·深度误差处理算法提出的原则和原理 | 第50-51页 |
| ·算法具体步骤 | 第51-53页 |
| ·刀位轨迹编辑(Tool Path Editing) | 第53-54页 |
| ·刀位轨迹编辑模块的数据结构设计 | 第54-57页 |
| ·基本名词释义 | 第54页 |
| ·刀位轨迹编辑对象的数据结构定义 | 第54-56页 |
| ·模块数据结构的使用说明——以切削行索引初始化为例 | 第56-57页 |
| ·刀位轨迹编辑模块的具体功能子模块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曲面数控加工工艺 | 第59-72页 |
| ·数控加工工艺流程——CAM数据流 | 第59-60页 |
| ·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原则和种类 | 第60-62页 |
| ·刀具姿态的选择 | 第62-63页 |
| ·进、退刀和PF动作的设定 | 第63-65页 |
| ·摆头转台式四轴数控机床后置处理算法的研究与开发 | 第65-70页 |
| ·机床结构和机床坐标系 | 第65-66页 |
| ·后置处理算法 | 第66-69页 |
| ·算法的实现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5页 |
| ·全文总结 | 第72-73页 |
|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