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K值检测的热膜—热流计法适用性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建筑节能的提出及发展 | 第11-12页 |
1.1.2 建筑节能与围护结构热阻 | 第12页 |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墙体热阻检测方法的分析比较 | 第17-28页 |
2.1 热流计法 | 第17-20页 |
2.1.1 热流计法测试原理 | 第17-18页 |
2.1.2 热流计法的改进 | 第18-19页 |
2.1.3 热流计法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 热箱法 | 第20-24页 |
2.2.1 热箱计法测试原理 | 第20-22页 |
2.2.2 热箱法的改进 | 第22-24页 |
2.2.3 热箱法的特点 | 第24页 |
2.3 非稳态检测法 | 第24-25页 |
2.3.1 非稳态检测法的原理 | 第24-25页 |
2.3.2 非稳态法的特点 | 第25页 |
2.4 红外热成像法 | 第25-26页 |
2.5 新的现场检测方法 | 第26-27页 |
2.5.1 热膜-热流计法测试原理 | 第26-27页 |
2.5.2 热膜-热流计法的特点 | 第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墙体热惰性对热阻检测的影响分析 | 第28-46页 |
3.1 墙体热阻的实验验证 | 第28-29页 |
3.2 墙体的热惰性指标 | 第29-31页 |
3.3 墙体非稳态传热的数值模拟 | 第31-37页 |
3.3.1 墙体三维传热数学模型 | 第31-36页 |
3.3.2 计算模型验证 | 第36-37页 |
3.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7-43页 |
3.4.1 墙体热阻的计算方法 | 第37-39页 |
3.4.2 墙体传热稳定性判定条件 | 第39页 |
3.4.3 墙体热惰性对传热稳定时间的影响 | 第39-41页 |
3.4.4 墙体热惰性引起的检测误差分析 | 第41-43页 |
3.5 热膜-热流计法在冬季的适应性研究 | 第43-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太阳辐射对热阻检测的影响分析 | 第46-69页 |
4.1 太阳辐射对检测过程的辐射热作用 | 第46-48页 |
4.1.1 墙体传热模型 | 第46-48页 |
4.2 热辐射强度、吸收系数的测定 | 第48-53页 |
4.2.1 黑球温度计 | 第49-51页 |
4.2.2 热辐射强度及墙体吸收系数的测量 | 第51-53页 |
4.3 太阳热辐射对现场检测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53-62页 |
4.3.1 实验操作过程 | 第53-56页 |
4.3.2 实验结果研究与分析 | 第56-62页 |
4.4 墙体传热数值计算研究及分析 | 第62-64页 |
4.4.1 传热数值模拟验证 | 第62-63页 |
4.4.2 夏季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 第63-64页 |
4.4.3 太阳辐射影响的数值研究 | 第64页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外界风速对热阻检测的影响分析 | 第69-72页 |
5.1 外界风速与对流换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 第69-70页 |
5.2 风速影响的数值计算及分析 | 第70-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