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快速恢复供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1.1 课题背景第10页
    1.2 课题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第10-11页
        1.2.1 课题目的第10页
        1.2.2 课题的意义和重要性第10-11页
    1.3 课题的发展现状第11-12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优化管理模式第13-30页
    2.1 配网故障复电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第13-26页
        2.1.1 故障类型分类统计第13-15页
        2.1.2 故障修复时间分析第15-17页
        2.1.3 故障发生时间规律第17-19页
        2.1.4 存在问题分析第19-26页
    2.2 根据配调模式采用不同方式的配网故障复电集中指挥第26-27页
        2.2.1 配调大集中型模式供电局第26-27页
        2.2.2 分散调度模式供电局第27页
        2.2.3 配网调度集约化采用 1+N模式供电局第27页
    2.3 优化组织及人员第27-29页
        2.3.1 优化配网生产班组设置第27-28页
        2.3.3 分清人员职责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架构第30-34页
    3.1 系统技术架构第30-31页
    3.2 系统网络架构第31页
    3.3 系统数据架构第31-32页
        3.3.1 数据模型层第31页
        3.3.2 实时数据采集层第31-32页
        3.3.3 系统的基础数据第32页
        3.3.4 数据服务层第32页
    3.4 系统应用和部署第32-33页
        3.4.1 系统应用第32页
        3.4.2 系统部署架构第32-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系统技术路线和功能设置第34-53页
    4.1 技术路线选择第34-37页
        4.1.1 J2EE中间件标准框架第34页
        4.1.2 数据服务平台的SOA架构第34-35页
        4.1.3 系统的WEBGIS平台第35页
        4.1.4 应用服务器平台WebLogic Server 9第35-36页
        4.1.5 数据库平台第36页
        4.1.6 系统服务器构建第36-37页
    4.2 系统设计研究第37-40页
        4.2.1 系统的业务模型设计标准化第37页
        4.2.2 分析设计需采用面向对象和面向服务相结合第37-38页
        4.2.3 应用和技术的可扩展性第38页
        4.2.4 保证系统可靠稳定运行性第38-39页
        4.2.5 系统设计需操作方便与直观展现第39页
        4.2.6 MVC分离技术使用第39页
        4.2.7 采用动态电网模型和静态电网模型相结合第39页
        4.2.8 采用准确的原始运行基础数据第39-40页
    4.3 系统功能第40-51页
        4.3.1 故障抢修辅助支持子系统第40-44页
        4.3.2 客服故障管理子系统第44-49页
        4.3.3 用户故障抢修子系统第49-51页
        4.3.4 督考核分析第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附件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手机预置应用软件行为法律规制研究
下一篇:三柱塞式连续型液压增压器的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