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铁路养护与维修论文--线路检测及设备、检测自动化论文

轨检仪检测方法及其精度控制指标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概述第11页
    1.2 轨检仪及其轨道测量的基本知识第11-13页
        1.2.1 轨检仪的定义第11-12页
        1.2.2 轨检仪的组成第12页
        1.2.3 轨检仪的主要功能第12页
        1.2.4 轨检仪的测量原理第12-13页
    1.3 国内外轨检仪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轨检仪检测场建立及其轨道参数基准值的测量第15-33页
    2.1 概述第15页
    2.2 检测场的建立第15-16页
    2.3 检测场CPⅢ控制网的建立及其测量第16-18页
        2.3.1 CPⅢ控制网的建立第16页
        2.3.2 CPⅢ控制网测量第16-17页
        2.3.3 CPⅢ控制网数据处理第17-18页
    2.4 检测场轨道几何状态参数基准值测量第18-32页
        2.4.1 轨道点标记第18-19页
        2.4.2 检测场轨道的轨距和水平测量及其测量精度分析第19-20页
        2.4.3 检测场左右轨的平面坐标和顶面高程测量及其测量精度分析第20-24页
        2.4.4 检测场轨道任意里程处几何状态参数基准值的计算方法第24-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轨检仪检测方法及其精度控制指标研究第33-50页
    3.1 轨检仪检测方法第33-35页
        3.1.1 轨检仪室内检测内容与方法第33页
        3.1.2 轨检仪室外检测方法第33-35页
    3.2 轨检仪轨道测量的内符合精度及其限差计算方法第35-46页
        3.2.1 左右轨三维坐标内符合测量精度及其限差计算第35-39页
        3.2.2 轨距内符合测量精度及其限差计算方法第39-40页
        3.2.3 水平内符合测量精度及其限差计算方法第40-41页
        3.2.4 轨向内符合测量精度及其限差计算方法第41-44页
        3.2.5 扭曲内符合测量精度及其限差计算方法第44-45页
        3.2.6 高低内符合测量精度计算方法第45-46页
    3.3 轨检仪轨道测量的外符合精度及其限差计算方法第46-49页
        3.3.1 左右轨三维坐标外符合测量精度及其限差计算方法第46-48页
        3.3.2 轨距外符合测量精度及其限差计算方法第48页
        3.3.3 水平外符合测量精度及其限差计算方法第48页
        3.3.4 轨向外符合测量精度及其限差计算方法第48-49页
        3.3.5 扭曲外符合测量精度及其限差计算方法第49页
        3.3.6 高低外符合测量精度及其限差计算方法第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轨检仪检测实验及其数据处理第50-63页
    4.1 实验内容第50-61页
        4.1.1 实验场地第50-51页
        4.1.2 实验仪器第51-52页
        4.1.3 测量项目以及数据处理第52-61页
    4.2 实验结论第61-63页
第5章 轨检仪校准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研制第63-67页
    5.1 概况第63页
    5.2 软件设计第63-67页
        5.2.1 软件功能设计第63-65页
        5.2.2 软件数据处理流程第65-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68页
    1. 主要结论第67页
    2. 不足与展望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官判决中法律与情理的冲突及其处理
下一篇:基于参数计算汽车OAM变速箱齿轮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