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管内超临界氮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螺旋管内流体流动传热特性 | 第12-14页 |
| ·超临界流体流动与换热研究 | 第14-1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螺旋管内超临界氮流动与传热实验系统 | 第18-26页 |
| ·实验装置 | 第18-19页 |
| ·实验段 | 第19-20页 |
| ·实验步骤 | 第20页 |
| ·螺旋管超临界实验的难点 | 第20-21页 |
| ·测量方法和数据采集 | 第21-23页 |
| ·测量元件与方法 | 第21-22页 |
| ·数据采集 | 第22-23页 |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 ·实验不确定度分析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螺旋管内超临界氮的流动与传热实验 | 第26-41页 |
|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 第26-27页 |
| ·传热系数的计算 | 第26-27页 |
| ·压降计算 | 第27页 |
| ·实验的工况条件 | 第27-28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8-36页 |
| ·热流密度对流动换热的影响 | 第28-32页 |
| ·质量流量对流动换热的影响 | 第32-35页 |
| ·进口温度对流动换热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壁面温度震荡现象 | 第36-37页 |
| ·经验公式的计算对比 | 第37-39页 |
| ·Nu 的对比 | 第37-38页 |
| ·摩擦因子f 的对比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螺旋管内超临界流体的数值模拟计算 | 第41-65页 |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41-47页 |
| ·重整化群k-ε 模型 | 第41-43页 |
| ·SST 模型 | 第43-44页 |
| ·壁面处理方法 | 第44-47页 |
| ·螺旋管内普通流体的数值计算 | 第47-53页 |
| ·温度场的发展 | 第48-51页 |
| ·摩擦因子的计算 | 第51-52页 |
| ·沿程换热系数发展 | 第52-53页 |
| ·螺旋管内超临界氮的数值计算 | 第53-63页 |
| ·数值计算模型验证 | 第53-55页 |
| ·壁面温度计算 | 第55-59页 |
| ·周向不同位置换热情况 | 第59-61页 |
| ·换热系数和压降的计算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本文总结 | 第65-66页 |
|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