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基于碳纳米复合材料及β-环糊精对手性小分子识别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手性和手性识别及研究意义第8-10页
        1.1.1 手性和手性识别概述第8页
        1.1.2 手性识别的研究意义第8-10页
    1.2 手性识别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手性识别方法第10-12页
        1.2.2 手性识别作用类型第12-13页
        1.2.3 常见的手性选择剂第13页
    1.3 手性传感器第13-15页
        1.3.1 手性传感器特点第14页
        1.3.2 手性传感器分类第14-15页
    1.4 纳米材料在手性识别中的重要性第15-16页
    1.5 环糊精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第16-17页
    1.6 本文研究思路第17-18页
第2章 基于β-环糊精固载离子液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对多巴对映异构体的手性识别研究第18-26页
    2.1 引言第18-19页
    2.2 实验部分第19-20页
        2.2.1 试剂与材料第19页
        2.2.2 仪器第19页
        2.2.3 制备MWCNTs-IL纳米复合物第19页
        2.2.4 手性表面的构建第19-2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0-25页
        2.3.1 手性表面的表征第20-22页
        2.3.2 多巴对映体在不同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第22页
        2.3.3 溶液pH值对手性识别的影响第22-23页
        2.3.4 多巴对映体在手性传感器上的电化学响应第23-24页
        2.3.5 不同识别多巴的电化学方法比较研究第24页
        2.3.6 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第24-25页
    2.4 结论第25-26页
第3章 L-色氨酸功能化石墨烯-纳米铂复合物在多巴手性传感器中的应用第26-34页
    3.1 引言第26-27页
    3.2 实验部分第27-28页
        3.2.1 试剂与材料第27页
        3.2.2 仪器第27页
        3.2.3 L-色氨酸功能化石墨烯-纳米铂复合物材料的制备第27页
        3.2.4 手性界面的构建第27-28页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28-32页
        3.3.1 手性表面的表征第28-29页
        3.3.2 不同修饰电极对多巴对映体的识别研究第29-30页
        3.3.3 实验条件优化第30-31页
        3.3.4 多巴对映体在手性传感器上的电化学响应第31-32页
        3.3.5 不同电化学方法比较研究第32页
    3.4 结论第32-34页
第4章 基于β-环糊精自组装聚L-天门冬氨基酸构建抗坏血酸手性识别电化学传感研究第34-40页
    4.1 引言第34-35页
    4.2 实验部分第35-36页
        4.2.1 试剂与材料第35页
        4.2.2 仪器第35页
        4.2.3 手性界面制备过程第35-36页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36-39页
        4.3.1 手性表面的表征第36页
        4.3.2 抗坏血酸对映体在不同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第36-37页
        4.3.3 实验条件优化第37-38页
        4.3.4 干扰物质的影响第38页
        4.3.5 手性传感器的实际应用第38-39页
    4.4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54页
致谢第54-56页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股东表决权信托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下一篇:农村女性青年早婚现象研究--以皖北W村为例